《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11191|回复: 13

宣公画像、像赞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7 18: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5-8 0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宣公是海内外历史上"10大杰出宰相" 之一, 历史地位甚高.

研究宣公安民治国之道, 非常有意义. 可惜, 没有多少政治家读透了!
发表于 2008-5-8 0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陆宣公集》是有唐一代名臣陆贽的文集
2008-2-27
       陆贽的谥号为“宣”,故后代尊之为“陆宣公”。据《谥法解》:“圣善周闻曰宣”。为什么要用“宣”字?这基本是因为在德宗建中年间的危难之际,陆贽起草了大量诏敕赦令,通畅明晓,推诚布公,动人心扉,影响深远。后来地方军阀李抱真入朝,曾从容奏曰:“陛下幸奉天、山南时,赦书至山东,宣谕之时,士卒无不感泣。臣即时见人情如此,知贼不足平也。”可谓有回天之力。谥号为“宣”,不亦宜乎?

《陆宣公集》的第一篇就是《奉天改元大赦制》,这几乎就是一个罪己诏:“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罪实在予,永言愧悼。”几乎是声泪俱下。恐怕只有这样痛心疾首的自我检讨,才能让人相信其诚意,以至于”士卒无不感泣”吧?

其实这些话语,由德宗这样并不算心胸宽宏的皇帝说出来,实在是无奈之举。德宗是唐玄宗的曾孙,年轻气盛的他一上台,就很想削平藩镇割据,欲恢复大唐盛世。结果力不从心,反遭各强藩联手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廷方的军队也开始哗变,攻陷了长安,德宗仓猝出逃奉天;结果祸不单行,连来援的主力军队李怀光也怀有异心,公然犯上,德宗不得不再奔梁州。一逃再逃,狼狈不堪,朝廷一时间危如累卵。而在这危难之际,陆贽成了德宗的主心骨。做为翰林学士的陆贽当时被称为”内相”,当时军机繁忙,千端万绪,一日之内,诏书数百。陆贽是思如泉注,一挥而就,以至于手下胥吏都忙不过来。而且他虽是文人,却能练达兵机,洞察军情。所以诏令莫不曲尽情理,妥帖周到。这些诏令制敕,就组成了《陆宣公集》的第一部分《制诰》,共10卷,83篇。后代有称为《翰苑集》的,也主要因此而名。翰苑者,翰林院也。

这些制诰赦令,在当时扭转局面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免得罪了德宗。其实陆贽也早跟德宗说过“今盗遍天下,舆驾播迁,陛下宜痛自引过,以感动人心。……使书诏无忌。”他这一“诏书无忌”,固然效果极佳,但也给自己留下了隐患。

说起来陆贽也算年少得志。十八岁就中进士。在五十少进士的唐代,这说是奇迹不算过分。更幸运的是,还在太子的时候,德宗就很赏识陆贽;做皇帝后立刻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后来在危难中,更是全力倚赖之。甚至有次出现这样的场面,陆贽在行军中走丢了,一时找不到。结果德宗都哭着给军队下令:找到陆贽的人赏千金!等陆贽回来后,太子以下都来相贺。此时的陆贽,早已是朝廷的擎天之柱。

可一旦平定祸乱,回驾长安之后。陆贽并没有得到怎么重用。究其原因,主要是陆贽总是犯颜直谏,“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他的这些尖锐谏诤的精选之辞,基本被保留在《陆宣公集》的第二部分《奏草》中,共6卷,32篇。比如臣下要给德宗上尊号,以掩耳盗铃。陆贽上了两次奏书力谏;德宗回驾时,先下诏寻访失散的宫女,陆贽不客气的说“自亏君德,首访妇人”,坦率指出这些宫女“必为将卒所私”的事实,劝德宗不要再费心寻找了;就连有次地方百姓贡献了瓜果,德宗一高兴,赐给他们几个虚衔官,也被陆贽连上两道《论进瓜果人拟官状》而制止。德宗作为皇帝,却被陆贽缚手缚脚,如何不郁闷?

陆贽其实很清楚这些。当时朋友也都劝他,“以为太峻”,陆贽慷慨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这不由让人想起林则徐的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浩然正气,千古一脉。

众望所归的陆贽终于在三十九岁这年当上了宰相。德才功劳都出类拔萃的他,不让当宰相也实在说不过去吧。陆贽在短短二年为相期间所写的奏议,被收在《陆宣公集》的第三部分《中书奏议》,共6卷,32篇。其中有著名的《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充满了对天下百姓的拳拳关怀之心。而陆贽绝对不是只会空发议论的迂儒,而是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拿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如《论缘边守备事宜状》,陆贽论及唐西北军事情况,分析精微,措置巧妙。对于总是在西北军事吃亏的宋人来说,无疑是空谷回音。所以向来惜墨的《新唐书》破例全文收入。对于陆贽的文章,苏轼甚至说“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评价可谓高矣。

可惜唐德宗毕竟不是唐太宗。他喜欢的是裴延龄这样的佞臣。陆、裴两人冲突后,德宗毫不犹豫放弃了陆贽,先是贬官到东都分司,然后贬斥为忠州别驾,在今天的三峡一带,当时的荒僻之地软禁着。这禁闭的十多年间,他闭门不出,只是编写了一本《陆氏集验方》。仍是心忧百姓。这本书后来一直流传,造福民间无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陆贽的一生,可谓完人。

德宗的儿子顺宗即位,立刻征召陆贽,可“诏未至而贽卒”,时年五十二岁。

《陆宣公集》就是稍后于他的权德舆编的。权德與在《序》中称“汉道未融,既失之于贾傅;吾唐不幸,复摈弃于陆公”,这是将陆贽比之为汉代的贾谊。《旧唐书》的传赞也说“近代论陆宣公,比汉之贾谊”,宋人也是如此观之。

贾谊的《过秦论》脍炙人口,但他在后代儒家文士心目中,远不止一个文人那么简单,贾谊其中集中了一个儒家的诸种经典形象:一、文章写的好,二、心怀国家人民,三、是怀才不遇。尤其是第三条,毕竟绝大多数文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其实陆贽比起贾谊来,要好太多了。李商隐曾经为贾谊抱屈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而陆贽则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几乎是只手擎天。后人之所以拿贾谊比陆贽,其实是放大了他后来的冤屈,深深为他不平。《旧唐书·陆贽传》的赞词这样说:“公道自在人心”。

宋人尤其喜欢陆贽,喜欢《陆宣公集》。《旧唐书》就在《陆贽传》中抄录了大量文章;“《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陆贽文十余篇”;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更有意思的是,苏轼等人曾在元祐年间给宋哲宗上过一个《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这篇文章也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卷十一)。就是要让宋哲宗好好学习陆贽的奏议。除了说陆贽是“才本王佐,学为帝师”等之外,更着重说出了陆贽文章的优点:“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内容方面当然不需多讲,都是“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关键是陆贽的文笔能让人“开卷了然”,一看就明白,能将所有古今经典的精华最清楚的表达出来。联系一下当年陆贽所写的赦书能让武夫士卒“感动泣下”,不能不说这是陆贽的最大优点。苏轼自己就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苏轼文名极大,可能和他所学的这个特点不无关系吧?近代以来文章最出名的就是梁启超,他的文章也是通达晓畅,直指人心。这种文风都是一脉相承的了。
发表于 2008-5-8 0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古今治乱

"宋人尤其喜欢陆贽,喜欢《陆宣公集》。《旧唐书》就在《陆贽传》中抄录了大量文章;“《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独取陆贽文十余篇”;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更有意思的是,苏轼等人曾在元祐年间给宋哲宗上过一个《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这篇文章也被收入了《古文观止》卷十一)。就是要让宋哲宗好好学习陆贽的奏议。除了说陆贽是“才本王佐,学为帝师”等之外,更着重说出了陆贽文章的优点:“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内容方面当然不需多讲,都是“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关键是陆贽的文笔能让人“开卷了然”,一看就明白,能将所有古今经典的精华最清楚的表达出来。联系一下当年陆贽所写的赦书能让武夫士卒“感动泣下”,不能不说这是陆贽的最大优点。苏轼自己就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发表于 2008-5-8 1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Josephine Chiu-Duke. To Rebuild the Empire: Lu Chih's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Mid-T'ang Predicament.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Pp. xiii, 311.
Josephine Chiu-Duke's study begins with a biography of Lu Chih (754–805) and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how such families as his had service traditions as bureaucratized aristocratic lineages. She traces Lu's political career from 780 to 795, culminating in his service as a "prime minister" to the T'ang emperor Te-tsung (r. 779–805). The T'ang dynasty had almost been extinguished during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755–763), and rebellions by military governors in the provinces during Te-tsung's reign further devastated the dynasty. Beleaguered by rebellious armies and pressed by declining resources, the emperor used some of Lu Chih's drafted proclamations both to stir loyalists and to win back many of those who had risen in opposition to the emperor's policies. Lu was usually cautious, but he clashed with the head of public revenue, P'ei Yen-ling, whom the emperor trusted to enhance much needed revenues. Lu urged the emperor to investigate P'ei's behavior, especially his harsh dealings with envoys from provincial military governors. The emperor thereupon demoted the troublesome chief minister and almost had Lu executed when it appeared that he might be leading a faction and intriguing with the army. About ten years later, a reformist group briefly gained ascendancy; they had the new emperor summon Lu back to the capital, but Lu died before he received this call to serve. Thus, the challenge to P'ei ended Lu's career. Just before that challenge, Lu had eloquently replied to those urging caution: "I have not betrayed the Son of Heaven on high and I have not betrayed what I have learned in this world; nothing else troubles me" (p. 61). Skillfully utilizing this quotation, Chiu-Duke turns to Lu's thought.
发表于 2008-5-8 13: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BOOK REVIEW

To Rebuild the Empire: Lu Chih's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Mid-T'Ang Predicament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by Josephine Chiu-duke
   About This Book
Synopses & Reviews
Table of Contents
Comment on this title and you could win free books!
More Books by Josephine Chiu-duke
ISBN13: 9780791445020
ISBN10: 079144502x
Condition: Standard
All Product Details



Synopses & Reviews
Synopsis:
To Rebuild the Empire provides the first complete critical study in any language of Lu Chih (Lu Hsuan-kung, 754-805), one of traditional China's most important prime ministers and a pivitol figure in T'ang dynasty China's struggle for survival toward the end of the eighth century. The work also provide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an era, beginning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that was influential in the revi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Josephine Chiu-Duke reconstructs and examines both Lu Chih's intellectual commitments, as shown in his efforts to rebuild the T'ang empire, and his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his book is important for its assertion of the need to look at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the mid-T'ang Confucian revival; its presentation of a more subtle and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onciliation of Confucian commitments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its discriminating employment of more accurate concepts that help move the field of T'ang intellectual history beyond the usual moralist/pragmatist dichotomy. The work represents a welcome advance over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any language.


back to top
Table of Contents
A bureaucratized aristocratic lineage — Into the limelight — Untimely exit — A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 Road to reform — A lone pursuit — Mid-T°ang comparisons — Significance in the mid-T°ang Confucian revival.
back to top
What Our Readers Are Saying
Be the first to add a comment for a chance to win!
back to top
Product Details
ISBN:9780791445020
Subtitleu Chih's Confucian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Mid-T'Ang Predicament
Author:Chiu-Duke, Josephine
Author:Chiu-Duke, Josephine
Publisher: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ocation:Albany, N.Y. :
Subject:History
Subject:China
Subject:Eastern
Subject:Asia - China
Subject:Confucianism
Subject:Eastern - General
Edition Description: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and index.
Series: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Series Volume:3925-S
Publication Date:March 2000
Bindingaperback
Language:English
Pages:311
Dimensions:887x587x68 91
back to top
Find related books in:
Section - Aisle
World History -  China
发表于 2008-5-8 13: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公文集

文集
陆宣公集
作者:陆贽
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8年
分类:K242.6
尺寸:20cm
书号:7-80518-052-0
定价:$3.20
形态:320 页 - 173 章节
发表于 2008-5-16 14: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有趣的文章

忠县有个宰相墓
陈仁德

1996年8 月,一个从日本国远道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人蹲在忠县城对岸一个农家院坝里,用手绢认真的擦着一块铺在坝子里的残缺的石头。太阳好大好毒,晒得这位老人汗水直淌。一旁的农民们躲在阴凉里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光看着他。
泥土一点一点的擦掉了,石头表面慢慢露出了一行古老的文字“唐忠州别驾陆宣公之墓”——严格的讲,只有半行文字,因为石头已经从中间被整齐的一分为二了,另一半文字不知去向。
“我找到了,这是真墓,陆贽就埋葬在这里!”那个老人惊喜的大叫起来,随即,他双膝下跪,附身叩首。
这个老人叫鬼头有一,已经77岁了,他是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理事、元皇学馆大学教授、日本东洋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汉学家。几十年来,他一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唐代文化尤有兴趣。此次他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寻访唐代大政治家、名相陆贽的墓地。
“陆贽在日本受到普遍的崇敬,自从宋代苏东坡将陆贽全集介绍到日本后,历代天皇都将陆贽著作当成必读的治国经典,日本人称陆贽是圣哲中的圣哲,明珠中的明珠。我先后到过中国19次,凡是陆贽走过的地方我都去过,这次来参拜陆贽墓,是我很久的心愿了。”鬼头有一教授说。
太阳直直的照着,白晃晃的阳光照得石坝像烧热的锅一样发烫,老人全然不顾炎热,拿出白纸来蒙在“陆宣公之墓”碑文上,用铅笔一点点的拓下字迹,汗水不断的往下掉。
陆贽在这座荒凉的山冈上长眠1200多年后,幸运的迎来了一个虔诚的异国崇拜者。


时光倒流1200年,唐朝德宗年间的一天,长安城里风云突变,五千泾原军因饥寒交迫,举旗造反,杀气腾腾冲进皇宫,肆无忌惮的抢劫国库。在判军逼宫之际,德宗皇帝仓皇出逃,前泾原节度使朱泚乘机入宫登基称帝,一时乾坤震荡风急雨骤,大唐帝国危在旦夕。
这时,一个年轻的翰林学士越墙而出,追随德宗皇帝至乾县,连续向德宗三次上奏,提出“当今急务,在于审察群情”,希望德宗推诚纳谏,广开言路,惟其如此,才能使天下归心。他的金石之言,使迷茫中的德宗皇帝顿开茅塞。
这个年轻的翰林学士就是陆贽。
陆贽,字敬舆,嘉兴人,自幼聪慧好学,年仅十八即考取进士,是唐朝几百年间最年轻的进士,唐德宗建中四年起担任替皇帝起草文书的翰林学士。危急存亡之际,德宗对陆贽增加了信任感,事无巨细,都请陆贽参酌决定,一时,人们都称陆贽为“内相”。德宗本人也亲切地直呼陆贽为“陆九”, 天冷时,甚至脱下衣服给陆贽御寒。一次在去梁州的路上,由于山路险阻,陆贽走失,德宗竟“惊忧涕泣”,下令四处寻找,“得贽者赏千金”,直到见到了陆贽,方转悲为喜。
面对国家多难的局面,陆贽劝德宗说:“今盗遍天下,舆驾播迁,陛下宜痛自引过以感人心”。德宗尽纳其言,命陆贽代草诏书,下诏罪已,说国家动乱到这个程度,“皆由上失其道而下罹其灾”,各地判军除朱泚外,都是无罪的,只要归顺,“一切待之如初”。这一招很灵,诏书下达后“四方人心大悦,士卒皆感泣”。此后,德宗又采纳了陆贽一系列的策略,终于平定了叛乱,挽救了危局,使唐王朝从危亡的关头恢复起来。
唐贞元八年,陆贽39岁,受命为宰相,上任后,他广开才路,改革选官制度,改革税
法,减轻人民负担,制定边防御敌方略,做了大量深得人心的事。
陆贽对于大唐帝国的功勋,在整个唐朝历史上,没有几个可以相比,所以,史学界公推他为“中国十大名相”之一。
陆贽的大量奏议,成为历代宰相的典范。翻开《古文观止》,可以看见苏东坡的名篇《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劄子》,这是苏东坡上神宗皇帝的奏章,东坡先生建议神宗将陆贽的奏议:“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认为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如此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大政治家,后来因为奸臣裴延龄屡进谗言,竟被贬为忠州别驾,从此,陆贽在荒凉寂寞的忠州翠屏山上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十年中,他每日在翠屏山麓的山洞独自读书,几乎与世隔绝,其读书洞至今犹存。他看到忠州疫病流行,百姓呻吟,于是抄录各种医方,编成《陆氏集验方》十五卷传世治病救人。陆贽临终遗命简葬忠州,头朝北方,以示其至死仍心向朝廷。
陆贽去世时,大约正是德宗驾崩时,新皇帝顺宗李诵即位后,想起了忠贞勤政直言无畏
的贤相陆贽,立即下诏回京城重用,可惜诏书送达时,陆贽已经长眠不起了。顺宗痛惜不已,追赠陆贽为兵部尚书,谥封宣公。


忠县至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陆贽去世后,其故乡嘉兴的人按照古老习俗,要将灵柩运
回故乡安葬(这种习俗至今犹然)。但忠州人爱戴这位贤明的别驾,不忍心离别,纷纷痛哭失
声,洒泪相送。哭声上震九天,惊动了风神,风神略施小技,夜里一阵风,轻轻的将已经下
行的船又逆流送了回来。运送灵柩的人清早醒来,发现船又回到了原地,大惑不解,过了一
会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天意!天意是不可违的,于是便和忠州人一起举行葬礼。葬礼开始
后,忽然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人们只好暂时避在一旁,须臾,云开雨收,艳阳普照,陆贽的
灵柩已移至翠屏山麓的高丘上,原来雷电交加时满山的虫儿蚂蚁全部倾巢出动,将灵柩抬上
山去了。
美好传说中的陆宣公墓就这样建起来了。从此,陆贽墓便成为忠州的一个胜地,一道风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
元代忠州尹王崇简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谒陆贽墓,“墓在玉虚观南三十五步……有碑,遥望有二三字,近视不可辩,又有石器尚存”。他感到“公之忠贯日月”,发动创修怀忠堂永远纪念,这使陆贽墓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明代四川最高长官巡抚黄光升来忠州后也前往祭奠陆贽,“谒公之庙,南山其崇。拜公
之墓,白云其封。公之书洞,清风其融”,黄巡抚在墓前下拜,诵读祭文,曰:“千百载下,何幸躬逢。遥陈一奠,神其感通”。他祭奠完毕,意犹未尽,叫来忠州知州黄器重,命其重新整修陆宣公墓祠,于是墓祠更加宏伟。
在明代,曾发生过不义之徒入墓区砍树的事,有一个叫杨彬的人激于义愤,挺身而出,
将砍树者扭送衙门,“按以法,用昭鉴戒”。此后,人们对墓区的树木便加意保护了。知州
黄懋江不仅“率当道者,命复捐已禄,营茸封缮,且在墓祠植松柏三千有奇”,时正值陆贽
裔孙陆道乾从嘉兴来忠州,陆道乾乃欣然作《宣公祠种树说》以记其事,曰:“树既成行,
躬为拜谢于其庐,固谢今日之杨生(彬),亦以谢百世后忠州之人也。”
明末为陆贽到底葬于何处还引起了一场争论,一些苏州人(陆贽故乡嘉兴属苏州)说陆贽墓迁回了嘉兴,忠州乃是假墓。这事惊动了文坛领袖钱谦益,钱谦益特地写了一首长诗《陆宣公墓道行》,曰:“……苏州宰相忠州死,天道宁论乃如此,千年遗榇归不归,两地孤坟竟
谁是。人言藁葬在忠州,又云征还返故邱,图经聚讼故老閧,争此朽骨如天球”。钱谦益的
诗主要是写给苏州(嘉兴)人看的,他说:“君不见华山山下草如薰,石阙丰碑野火焚。樵夫
踞坐行人唾,传是崖州丁相坟”。意思是说:“你没看见同是苏州宰相,而丁相(奸臣)之墓
已经不受人敬重了吗。言外之意是重其人不必重其墓,苏州又何必去同忠州争呢?钱谦益并
未从正面说穿,但暗中却透露出来,陆贽墓就是在忠州。撇开考证不说,单是直到明末仍在争论陆贽墓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陆贽其人的历史地位了。
清代道光五年,知州吴友篪对陆宣公墓祠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这时的墓祠,已形成包括
陵墓,飨堂、玉虚观、紫极楼、神道、读书洞等在内的卓然可观的建筑群了。陵园内碑铭、
楹联、题咏等甚多。大门为陆贽生前的格言:“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表达了这位卓
越政治家的忠贞襟怀。其内佳联比比皆是,如“一代名臣医国手,十年别驾宰官身”、“扶鼎
祚于车驾播迁之余,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谏草千万言,制度经论空宇宙;下诏书在山木坏
颓以后,墓拱翠屏,祠邻白傅,滨江二三里,衣冠俎豆荐馨香”。
嘉兴陆氏后裔历代都要派人前来扫墓祭祖,成书于清代道光、同治等时期的《忠州志》
载陆氏后裔在忠所作祭文甚多。忠州本地官员每年八月十八陆贽生日,都要结队过江祭扫陆
墓。二十世纪抗战爆发后,下江人流落入川,还有很多人去陆贽墓凭吊,并留有诗作,载于民国《忠县志》。




可以肯定,陆贽墓在清末仍是规模大、香火旺、保护好的。入民国后,建筑群渐遭毁损,
1941年日机轰炸忠县,一颗炸弹击中陆贽墓,但主体结构未受影响。
1965年,著名书法篆刻家徐无闻随“四清”工作队来到忠县,这个资深的学者仰慕陆贽的道德文章,特地去翠屏山上瞻仰了陆贽墓,他看到的是,“这是座不到两丈高的圆土堆,简直无法与陕西现存的那些唐朝大官的坟相比。土堆顶上一棵黄檩树,枝繁叶茂生气郁勃,比从江中远望更亲切。墓前一座六尺多高的碑,正中刻“唐忠州别驾陆宣公之墓”,是光绪年间县人所立。碑前还有一张石供桌。”可见,当时陆贽墓还是保存比较完整的。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来了,陆贽墓旁的古建筑群被破坏殆尽,大量的古碑被毁坏——有的被拿去做了粪池,有的被拿去做了地坝,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日本老人在地坝里发现古碑的原因。但是,稍可庆幸的是,徐无闻看到的那个“到两丈高的圆土堆”——陆贽墓还没毁掉。
不可思议的是,在日机炮火和文革浩劫中得以幸存的千年陆贽墓,竟在1977年被掘毁了。
1977年,稍稍思想解禁,允许农民寻找生财之道了,陆贽墓旁的农民苦于挣钱无门,不知是哪位“有识之士”忽然指点他们,眼前不是明摆着的生财之道吗,唐代大宰相就埋在这里,一定有许多金银财宝,一挖开不就行了。闲在那里反正是个废物,变废为宝,有何不可。农民们世世代代住在陆贽墓旁,觉得这事不可,遂去请示公社负责人。公社负责人说,有什么不可的,不是讲了吗,要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好,马上就动手,于是,成群的农民涌向陆贽墓没日没夜地拼命挖掘,整整三天,终于将陆贽墓挖了个底朝天。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位清廉的唐代宰相,墓里没任何金银财宝,只好回填起来。
陆贽墓上那棵挺拔入云,枝叶蓊蔚,势如苍龙,仙鹤云集的千年黄檩古树也被砍倒了,(砍树人知道300年前杨彬的故事吗),从此,忠县人隔江远望时,心中便会升起一缕缕失落和惆怅,此后的子孙们则再也无缘见到那株美丽的参天古树了。
黄檩树是预先被一家火葬场看中拟作骨灰盒用的,火葬场出了300元的价钱,掘墓人就
砰然心动,满口答应,谁知黄檩树因过于古老,砍断后才发现有一段树已经空心,火葬场来
的人大失所望,拂袖而去。这株风光无限的难以用金钱定价的古树,最后以100元的价钱由
几个农民买去分了,至今,被肢解的树休还有几截弃置在院坝附近,像一段段干枯的木乃伊。
1997年,忠县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83岁高龄的马识途,在得知陆贽墓现状后给笔者来信说:“小时……翠屏山上的陆宣公墓祠,我也去拜谒过。这么大的名人,死于此葬于此,竟不为县人看重,任其湮灭,实在可叹!”




日本老人鬼头有一先生回国后告诉日本文化界的陆贽崇拜者们,陆贽的真墓就在忠县,这下那些日本人都激动了,都要求到忠县来拜谒陆贽墓。于是,经过反复筹备,1998年3月13日下午,以鬼头有一先生为团长的“日本东洋文化振兴会.惜心会访华团”一行27人到了忠县。
这一天天清气朗,飘洒了几天的春雨刚刚停住了,翠屏山上一片葱茏。宣公墓已不再是前年鬼头有一先生看到的那副破败不堪的样子了。就在这天上午,忠县四大家领导及十多个部门的同志才在这里隆重举行了“陆宣公墓修复竣工庆典”,焕然一新的陆宣公墓仿唐代制式,墓碑为马识途所书,人们从山崖上采来了一大束鲜艳亮丽的野花放在墓前。
见修复的陆宣公墓如此庄重大方,鬼头有一先生感到非常欣慰,他打开了一个从日本带来的纸箱,取出专程带来的糖果糕点香烛等供品摆在陆宣公墓前,宣布祭奠开始。
鬼头有一先生上前三鞠躬,俯身单腿跪拜,将一杯酒缓缓地绕着香烛浇到地上,再拜,
然后退到墓侧,朗声诵读从日本带来的《祭陆宣公文》:
“维时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三日,日本国名古屋‘惜心会’等同志27名,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唐大相国陆宣公之灵……”
鬼头有一先生满脸的庄严,满脸的虔诚,他是用日语诵读的,大概是担心陆贽听不懂日语吧,每读一句,便由翻译用汉语诵读一句。这时全场肃然,每个日本人都低着头,静静地聆听着鬼头有一先生的祭文。场外的围观者们止住了喧哗,鸦雀无声地注视着这些异国人对中国古代圣哲的祭奠。
“惟天宝以来,玄宗肃宗代宗相继蒙尘,职政崩坏,藩镇跋扈,内忧外患交到,唐朝将土崩陆沉,谁人能救之乎?当此时,公在翰林上书曰:……”
《祭文》是鬼头有一先生的手笔,完全是中国古代的格式,最后说:“呜呼,公薨而后1194年,忠县重修公之祠祀。余等又爱忠县性灵之地,赞公之高风清节,以欲传之后世。公之神灵其尚飨。”
《祭文》诵读后,27个日本人依次到墓前单腿跪拜,每人敬上一柱香,再敬一杯酒,墓前烟气缭绕,酒浇湿了好大一片地。
当天晚上,忠县东道主在宾馆里举行酒宴欢迎日本客人。鬼头有一先生用他那特有的富于感情的声调致答谢词说:“21世纪就要到来了,中日两国要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走向21世纪。陆宣公的道德文章,不论在那一世纪都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今天我看到宣公墓修复得这么好,感到非常高兴,谨表示感谢。”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几年,三峡蓄水后,长江水面离陆贽墓更近,风光更美了。陆贽墓已经成了忠县人人皆知的古迹,据说,当地已经将陆贽墓的保护开发列入了议事日程,有关的规划已经完成,正在分布实施。
二十一世纪的太阳正在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相信过去一切对民族文化的不敬都将在灿烂的阳光下黯然引退,一切民族文化的悲剧都不再重演,如此,则陆贽墓幸甚,所有的古迹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5-17 23: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的帖子

在网上。 近来对唐宋的事有点兴趣, 查了下有关宣公的文献, 在谷歌和百度上找的。具体位置没记下来 。 以后注意 。

www.google.com
www.baidu.com

然后, 填上陆宣公 .

[ 本帖最后由 陆海燕 于 2008-5-17 23:2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9 2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祖籍江苏邳州,父辈开始在重庆,我现在在重庆忠县上班(既是古代忠州),工作一段时间后,得知著名宰相陆宣公居然就安息在忠州,于是两次去拜祭,我相信上追1000年他一定是我的祖先。不过说实话,在忠县宣公墓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很破旧,看起很心酸。有时间我去拍点照片上来给各位看看。
发表于 2008-10-21 14: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家族有宣公的遗像,还有唐宋元明清书法大家为他的题词,真迹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现在有拓本几件
发表于 2009-10-12 03: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去宣公墓上香,已上图,请大家去看看吧。http://www.lushi.hk/viewthread.php?tid=1378&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4-4-23 12: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篇好文章,下次去四川,一定到忠州去拜謁我們的四十世先祖陸宣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2 0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