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8157|回复: 1

陆氏的拓展(之四,陆氏的郡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16: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陆氏的郡望

   陆氏源流多枝,历史悠久,迁徙各方,分布于中国东、中、西、南部,究竟陆氏之郡望(亦叫族望)在何方?古时陆氏郡望有五,即:平原郡、吴郡、颍川郡、河南郡、河内郡。

   平原郡:欧阳修《新唐书·(陆氏)宰相世系》载:“陆氏出自妫氏。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乡,因以氏焉。”欧阳修所写的“平原般县”,其意思是平原郡般县。平原,作为县名、郡名、国名的由来久矣。《辞海·平原》条载:平原,“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部,津浦铁路纵贯。秦置县。”平原又为“郡、国名。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县西南)……东汉为郡或为国;南朝宋后为郡,北魏废。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德州为平原郡。”般县的由来亦久矣,自西汉至唐均有般县之称。西汉为平原郡辖平原、高唐、般、鬲、祝阿、乐陵、湿阴、安德、 ? 次九县,相当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东汉为平原郡统平原、鬲、高唐、重丘、平昌、羽、般、乐陵、祝河、瑗、阿阳、漯阴、 ? 、富平、安德、合阳、楼虚、龙 ? 、安十九县。晋为平原国统平原、高唐、茬平、博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九县。隋为平原郡统安乐、平原、平昌、般、长河、弓高、东光、胡苏、将陵九县。唐为平原郡统安德、长河、平原、将陵、安陵、平昌(贞观十七年省般县入平昌)六县。从上述引载的情况看来,历来都是平原为一个县,般县是另一个县,是两个不同的县份,不能把“平原般县”混为另一个县。过去因误解误写误传及行政区划的更迭,不少姓氏研究家都说陆氏起源于平原县,这是错误的。有鉴于此,特在此多写几句作更正。

   陆氏不是起源于平原县又起源于何县?正确的说法是陵县。袁义达、张诚在《中国姓氏》一书对陆氏起源曾如此载道:“战国时,齐宣王(公元前 319 年——公元前 309 年在位)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是什么缘由从“平原般县”变成陵县?这是行政区划更变之故。般县(有般河,亦曰盘河)自西汉、东汉、晋、隋、唐均为一个县,只是到唐贞观十七年(公元 643 年)才省般县并入平昌县(境内有马颊河),到了北宋时改平昌县为德平县,宋熙宁六年(公元 1073 年)又省德平县为镇而入安德县,历宋、元、明三朝安德县犹存。明朝地理志载:“洪武初年,安德入州(德州),七年移州(德州)于陵县。十三年十一月置陵县于此(安德)。”陵县居何方?《辞海·陵县》条载:陵县“在山东省西北部、马颊河中游。汉置安德县,明改陵县。”

   古平原郡般县陆乡里陆氏起源地、发祥地之一,同时平原郡又是陆氏一大郡望。这个郡望的陆氏来源于陆终氏和陆通氏的后人。袁义达、张诚在《中国姓氏》如此载道:“大约公元前 1600 年商灭夏,亲夏的陆终氏受商之压迫,东迁山东汶上之北的平陆……东平陆的这一支陆终氏族又向北迁到陆乡,今山东陵县。”此是其一。王大良在《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载:“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田通(字季达)于陆乡,陆氏的子孙后来也姓陆。”“陆姓最早以山东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其中陆通的后代中有位名为陆烈的人,在汉代出任吴(今江苏吴县)令……陆烈子孙也相随而来。陆烈后代留居吴县,发展成为当地的强宗大族,史称陆姓吴郡望……留居在平原一带的陆姓称陆姓平原望。”田通封般县陆乡,以为姓曰陆氏。然而,他有多少儿子?《陆氏世德记》载:“元侯长子讳发,字弘道,以姪齐襄王拜为上大夫,赐食莱芜,居其地。”据此判断,有长必有次,有仲也有季,陆通公后代中除长子发食邑莱芜并居其地外,还有仲子季子其他后代留居陆乡,因而平原郡陆氏郡望,陆通公又是开基祖之一。此其二也。

   吴郡: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吴郡。西汉汉武帝时废,东汉复置,时辖县十三:吴、海盐、乌程、余杭、毗陵、丹徒、曲阿、由拳、安、富春、阳羡、无锡、娄。治所在今吴县。辖境相当今江苏上海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以下的钱塘两岸。东汉时,元侯第四世孙陆烈为吴县令有政绩,为民所爱,后任豫章都尉,卒于任,吴人迎其葬吴县胥屏亭,烈之苗绪由今山东省莱芜县迁居吴。吴郡地杰人灵,三国吴、两晋时已成为江东一大士族,历朝历代为官者众众,而由此地迁往他地者亦多多,故为一大郡望。

   颍川郡:颍川郡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 230 年)置。东汉时辖县二十:阳翟、崇安、成安、周承休、襄城、昆阳、郏、定陵、舞阳、郾、临颍、颍阳、许、新汲、鄢陵、长社、阳城、父城、纶氏、颍阴。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元侯第十五世孙陆闳曾任东汉颍川郡太守,其子孙有从吴县迁居于此,后来兴旺发达,兰桂藤芳,成为一大郡望。

   河南郡:河南郡于汉高帝时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时辖县二十一:雒阳、河南、梁、荧阳、卷、原武、阳武、中牟、开封、菀陵、平阴、谷城、缑氏、巩、成 ? 、京、密、新城、郾师、新郑、平。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上原阳县。元侯第三十三世孙陆敬从颍川迁居洛阳,北魏鲜卑族陆氏也迁居于此,因而发展成为一大郡望。

   河内郡:河内郡置于楚汉时,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东汉时辖县十八:怀、河阳、轵、波、沁水、野王、温、平睾、山阳、武德、获嘉、修武、汲、朝歌、荡阴、林虑、州、共。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此郡望的陆氏来源,据王大良《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载:“为出自鲜卑步陆孤氏的陆姓人称河南(今河南洛阳)望或河内(今河南温县)望。”没有见过史载元侯子孙迁于此者。

以上平原、吴郡、颍川、河南、河内五大郡望,亦称五大“族望”或五大“堂号”,是古时以表示住居地区不同、社会地位差异而已。

资料来源于《岭南陆氏族谱》
发表于 2011-6-29 1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8 02: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