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5008|回复: 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 ---- 陆蠡家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1 0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炫 于 2012-11-11 00:21 编辑

      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乡的,那年他才11岁。1922年,14岁的陆蠡直接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1931年秋,23岁的陆蠡与友人吴朗西等南下福建,担任泉州平民中学理化教员,课余从事创作和翻译,初露文学才华。1935年陆蠡入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与刘西渭、李健吾、唐弢、柯灵等人相识,并与巴金结为契交,协助巴金全力打造规模恢宏、在新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大型系列书“文学丛刊”(丛书囊括了86位著名作家的160部作品,共分10集、每集16本)。在编纂的同时,陆蠡翻译出法国作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以及俄国作家屠根涅夫的作品两种,包括《罗亭》。从1933年到1942年,是陆蠡艺术之树的主要生长期,在此期间,《海星》、《竹刀》、《囚绿记》等三本散文集先后问世,但是他的创作十分节制,连同小说《覆巢》、《秋稼》,也只有12万字。

      1942年,陆蠡生命的乐章遽然休止。1940年夏,滞留“孤岛”上海的巴金等人远赴西南大后方。临行前,他把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社务,全部交由陆蠡负责,41年日军入侵租界,上海成为沦陷区,处境日益凶险,陆蠡与同人坚守岗位,如同在茫茫荒漠之中,筚路蓝缕地经营开发着文生社这片小小的绿洲,在敌机轰炸中出版了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蠢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南京审讯,敌人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 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说:“绝不可能!”。陆蠡就此失踪。据后人推算,死期当在被捕后的第四个月,即1942年7月,陆蠡时年34岁。陆蠡的结局让人想起另一位浙江现代作家郁达夫,他们都死于日寇的屠刀下,都有着谜一样的结局,从而成为现代文学的悬案,但是陆蠡的死,却更为果敢壮烈,或许,是因为陆蠡的血液里流着台州式硬气的因子。      

        陆蠡有篇抗日小说《秋稼》,描述家乡沦落后的种田人阿富因舍不得逃离胼胝经营的家园和急待收割的庄稼,被日本兵抓获。敌人用枪逼他提供情报。但阿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帮敌人就是里通外国,是对不住祖宗后代的。他这样想着,紧闭着嘴,抵死也不答应。于是一阵枪声响了,一切归于沉寂,田野间一片金黄的秋稼却没有一个收割的人。这篇三四千字的小说,被作者的挚友、同乡作家黄源说成是陆蠡的“遗嘱”:小说主人公简直是他本人的写照。      但是,一直到1983年,陆蠡才被追认为烈士,距他的死,已经过了41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9 13: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