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25226|回复: 15

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暨移居凤阳临淮关的陆姓祖孙启后承先史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1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1 21:58 编辑

凤阳临淮关陆氏血统源流叙

        河南郡平原陆氏第76世裔孙  阝氵亻


山水人 书屋

当今,全国姓氏一万多个其中汉族姓氏四千多个按人口多少计陆姓排在第57位。江、浙江、上海、广西、广东等省(市)的陆姓人口约占全国陆姓的65%但是,天下“陆”姓的祖先血缘渊源大约有四:

一、出于上古时期的一个氏族部落,以“螽”为图腾之名,同时也作为首领之号,其裔姓“陆终氏”,后陆终氏简化为陆氏。

有一类昆虫,名叫螽斯,身体初呈绿色,秋冬时变为褐色,后肢长大善跳跃,雄性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尔雅》有草螽,蜇螽、皇螽、钧螽、土螽之分,螽斯繁殖很强,多危害农作物。虫体富含蛋白质,捉后用火烧烤,其味香可食。在《庄子》中有:“马蹄翘足而陆”句。司马注:“跳也”。可见在古代,“”也曾含有“之意,螽斯善跳,故又称螽”

上古时期有一氏族部落以善于捉而著名,即以“螽”为图腾之名,同时也作为首领之号。”与“”同为zhong音,以声类求之,“陆螽”后来衍化成为“陆终”了。此部落首领陆终是吴回之子,吴回是帝颛顼的孙子,在尧时任火神祝融(负责传授和指导人们如何取得、保存火种,使用火熟食、驱寒)。陆终落之后裔姓“陆终氏”,后陆终氏简化为陆氏。陆终的始居地,在其父吴回始居地的陕西陇县吴山这在《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和《太平寰宇记》中均有所载。后来,吴回的族裔一支留居吴山;另一支族裔,于唐虞之前,随着夏族的东迁,沿渭水北岸,渡过黄河,迁到今山西平陆县之吴山(此地在古代很有名的地方,汉时有平陆侯,封地就在这里,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称唐天宝初年,因开凿运河,“得古刀,篆文曰平陆,遂改今名”为平陆县。约在商灭夏之际,陆终族裔迁到今山东的汶上县北《史记·齐世家》载:“康公十五年,鲁败齐师于平陆。”汉因在此地置东平陆县,与山西的西平陆相对,可见此地名系山西的平陆随着陆终后裔的移迁而来。刘宋时,去东字叫平陆县陆终之后裔,姓陆。山东平原县有陆乡,是陆终的故地。

二、出自妫姓,以封邑为氏。战国时,齐宣王之子名叫田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因封地是陆终的故地,所以以陆为姓,称陆氏。史称陆氏正宗,此即河南郡平原陆氏的起源自陆河南郡平原陆氏以来发展到现时为八十世多一点

三、出自陆浑国,以国名为氏。据《陈留风俗传》、《风俗通义》等资料所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故城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是由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伊川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最早活动于今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迁到陕西秦岭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东迁之机,东迁到今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带。公元前638年,被秦、晋两国强行迁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所灭。亡国后的陆浑之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姓,称陆氏。

四、为由他族改姓而得。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代北(今内蒙古南部一带),实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步陆孤氏”简化从汉为陆姓,与“穆、奚、于、贺、刘、娄、尉”并称北人八族。这一支陆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另外,在其他少数民族中亦有陆姓:相传成吉思汗之孙阿里不哥,排行第六,为避灾祸隐姓埋名,以排行为姓,故姓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著侗族,云南省土著彝族,台湾省土著京、土家)、满、蒙族等数民族均有陆姓。

集聚在安徽凤阳临淮关的陆姓宗族,其来路有三,枝系有四,乃是同根同祖,均为通后裔。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中的大多数是明初自江南被强迫移民来中都(明初为临濠府,后改为中都、中立府,洪武7年时,因地处凤凰山之阳,更名凤阳府)临淮县濠梁之东的古城乡(今属凤阳县板桥乡辖区内)落户垦荒屯田的吴郡陆姓家族后裔,有《新语堂》枝、《仰贤堂》枝两个宗亲枝系。至清代时,先祖们议订子孙命名班辈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明初移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先祖们为什么议订用:“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为子孙命名班辈用字?凤阳临淮关陆氏族人血脉中的基因片段的某些位点上的特殊的DNA标记是怎样世世代代承先启后传递复制的?其根,其源,其枝,其系??????作为凤阳临淮关陆姓子孙,需要进行考证、研究、整理、补充,需要了解其详情或略知其大要。

当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重视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国强民富。由于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凤阳临淮关陆氏子孙中的“泽”、“承”、“先”字辈人有机会纷纷走出凤阳,贡献社会,现今已遍布祖国各地及至海外。为使血脉基因有序不乱,避免同姓近亲婚配,保障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后代健康衍续发展,所以重视编修氏族血统源流世系谱,至关重要,并非封建旧俗,而是一件符合科学文化伦理的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兴旺的大事。

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

暨移居凤阳临淮关的陆姓祖孙启后承先史叙


目   录


序言

一、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
早期的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中已经有众多的姓氏产生约公元前40世纪→约公元前26世纪→约公元前21世纪

二、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
之一 陆姓受封前祖先根源:自黄帝轩辕氏→虞舜→妫满
→陈完/田完→田通/陆通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80年

  三、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
之二 自陆氏第1世祖(陆通)→第5世(陆贾)→
第6世(陆烈)→第42世
约公元前280年→公元960年 (周代→唐朝、五代十国)

四、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
之三 自陆氏第42世祖→第72世祖→
约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宋、元、明、清时期)

五、平原陆氏郡望暨祖坟所在地
平原陆氏郡望为《河南郡》,河南是陆氏先祖发祥荣显的故乡;

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轩辕氏墓地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山东平原般县陆乡是陆氏发源地;

陆氏第一世祖- 陆通逝世后葬于般乐城(今山东省东平县)

六、河南郡平原陆氏宗族发祥荣显之地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吴郡陆氏望族的堂号有《新语堂》、《仰贤堂》等等。

七、安徽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的来源暨子孙命名班辈用字序列迁移集聚到凤阳临淮关居住的陆姓宗族来路有三,枝系有四,乃是同根同祖。至清代时先祖们议订子孙命名班辈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

1、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大多数是明初自江南被强迫移民来中都临淮县濠梁之东的古城乡(今属凤阳县板桥乡辖区)落户垦荒屯田的陆姓家族后裔,有《新语堂》枝、《仰贤堂》枝两个宗亲枝系。至清代时先祖们议订子孙命名班辈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

(1)陆姓宗族自江南被迫移民到凤阳的历史背景

(2)陆姓移民被安置在当时的临濠府临淮县的古城乡落户

(3)清朝末期至民国初,部分陆氏家族便自东古城、板桥一带陆续移居临淮关,学习和从事工商业经营。

2、早在元朝时,有一枝陆氏后裔(陆节)自镇江迁移到淮河下游的淮安府山阳县柳淮关,后因黄淮水患,古泗州城暨淮安府的很多地方沉陷入洪泽湖中,此枝陆氏后裔历经迁居,至清末时有的家族已自原淮河下游,向上游,向西移居到凤阳府辖境的五河县新集、毛滩一带(镇江枝)。

(1)元朝时期,柳淮关的位置在淮安府山阳县辖境内。

(2)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经历六百年沧桑巨变,陆节后裔中有一个家族自淮河下游的柳淮关移居到了淮河中游的五河县新集、毛滩一带落户(距凤阳县临淮关仅十余里地的路程),至清末时已经有祖孙三代人在此地定居。

  3、民国年间,有一枝陆姓家族自北方(古颍州府地域)南迁至凤阳县临淮关(颍州枝)。

  4、世事循环,当今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凤阳陆氏后裔又面临承担新一轮承先启后的历史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1 21:34 编辑

5ff30638x75817d7cb565&690.jpg (171.13 KB, 下载次数: 0)


5ff30638x7581821627d6&690.jpg (126.44 KB, 下载次数: 0)


5ff30638x75818332338c&690.jpg (64.16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1 21:38 编辑

5ff30638x7581840387a3&690.jpg (54.15 KB, 下载次数: 0)


5ff30638x758186556708&690.jpg (73.09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1 21:40 编辑

5ff30638x759504f20259&690.jpg (86.6 KB, 下载次数: 0)



5ff30638x759506b38d35&690.jpg (60.17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5ff30638x759507b5f67e&690.jpg (91.57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5ff30638x759508ed33bb&690.jpg (71.89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5ff30638x759506b38d35&690.jpg (46.98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5ff30638x75950b3d2d61&690.jpg (94.19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河南郡平原陆氏血统源流世系谱图
之三
自陆氏第42世祖→第72世祖→
约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
(宋、元、明、清时期)

以上所辑录的仅是宋代以前的陆氏宗亲血统谱系简图。

有资料记载,唐代元和7公元812年),氏第38世祖 - 陆庶时任福建观察使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官上书皇帝请准编陆氏族谱唐以前编写族谱是官办的到了宋代以后有民间编写。唐宪宗准奏陆庶便编辑了一部陆氏族谱,将当时陆氏分为49(枝),:颍川、公车、郎中、荆州、乐安、丹徒、宋相、庐江、松阳、武平、郁林、将军、鲁相、谏议、丞相、安南、庄公、太傅、殿中、华亭、屯骑、成都、校尉、中丞、布侯、黄门、长沙、高道、贤良、中书、驸马、车骑、太尉、侍郎、孝侯、石城、大中、梓潼、河阳、山北、山南、富春、遂宁、鱼圻、汉阳、晋陵、常侍、安乐、光子。均系祖宗所任官职或任官所辖地方为名。由此可见自陆元侯受封平原陆乡而建陆氏以后的1100多年间,陆氏后裔经历汉、隋、唐代,己散居各地,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多数已从黄河流域移居到长江流域繁衍发展。

宋朝时,由于北方民族不断南侵,民族战争连续不断;元末、明末的农民起义;清代太平天国反抗清廷的战争;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等等因素,使居住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的陆氏宗族之谱系记录,多数未能得以继续修撰,而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料历经战火、洪灾、动乱等浩劫多遭毁坏,所以唐之后资料缺佚。虽有零星的陆姓名人传记摘述,但难以明其世系源流,故暂不能按照《血统源流世系谱图》的枝系图格式续绘,将有待陆氏后人对各地陆氏族谱进行系统研究整理后完成之,若是,则幸甚。

五、平原陆氏郡望暨祖坟所在地
平原陆氏郡望为《河南郡》,河南是陆氏先祖发祥荣显的故乡;中华民族的祖先- 黄帝轩辕氏墓地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山东平原般县陆乡是陆氏发源地;陆氏第一世祖 - 陆通逝世后葬于般乐城(今山东省东平县)

陆氏乃炎黄子孙,轩辕氏→颛顼→虞舜的后裔。轩辕氏,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国位于今河南新郑县一带),轩辕黄帝出生在寿丘(今山东曲阜东北6里),成长于河南,发祥于河南,终老于河南,葬于陕西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

舜的先国在虞(即今河南省虞城县),故称虞舜。夏朝时,亦封舜的后裔于虞。

在周朝(公元前1046-前221年)时,周武王13年春正月克殷纣后,夏4月封建诸侯,寻求古代英明君主舜帝后裔为其政权服务,当时虞舜的第34世孙(黄帝的第42世孙)- 妫满深得武王宠爱,武王即以元女太姬配妫满,封于陈国,以俸帝舜之祀,列为诸侯国(其都城在宛丘 即今河南省淮阳县,陈国领地所在相当于河南省旧开封府辖境以东,南至安徽省旧亳州)。妫满,谥曰胡公。后之子孙以陈为氏;支子均以谥为氏因而姓胡。故妫满为陈、胡两氏始祖。

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变故,陈公之子陈完避祸逃至齐国,隐姓改为田氏。至周安王16年(公元前386年)时,田完裔孙田和为齐相,始被周安王封列为诸侯,自此形成了齐国的田家王室。田和的曾孙-田辟疆为齐宣王(公元前301年即位)。当时齐国的无盐邑有位女子,名钟离春,年已40岁,虽然相貌不俊,但有政治见解,自谒齐宣王,正而有辞,谓齐有四殆,王嘉纳谏言,拜为后,封号无盐君,齐国大治。无盐君生子名通,田通,字季达,为齐宣王少子,受封于平原般县陆乡(此地系黄帝第6世裔孙,玄帝颛顼曾孙 - 陆终的故地,故被命名为陆乡),田通的子孙因此而姓陆氏,陆通为陆氏第一世祖,谥曰元侯,死葬于般乐城(原山东省般乐县,即今山东省东平县。也有人考证认为,古代的般乐城,经过二千多年来黄河改道二十六次,这些地方可能早己湮没,从今天的地理来讲,大约在山东省济南东北面约80公里处,商河北面30公里处)。

依据以上史料,陆氏的祖先主要生活所在地当是山东、河南,基于轩辕黄帝、虞舜、妫满均发祥于河南,所以陆氏子孙认为河南是自已的先祖发祥荣显的故乡,故称陆氏郡望为《河南郡》。

古代的平原般县陆乡为齐国属地(齐国,为周代诸侯国名,位于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东南角),陆氏宗亲的血脉自此地起源,逐渐繁衍昌盛,故又称《平原陆氏》。河南郡平原陆氏宗族早期生活区域主要在山东、河北东南角、河南、安徽旧亳州、颍州一带。


六、河南郡平原陆氏宗族发祥荣显之地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吴郡陆氏望族的堂号有《新语堂》、《仰贤堂》等

河南郡平原陆氏宗族早期生活区域主要在山东、河北东南角、河南、安徽旧亳州、颍州一带。

到汉朝时,陆氏第5世祖 - 陆贾,字思齐,是位富有盛誉的儒者,以客卿从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为雄辩之士,才略胆识过人,常使诸侯间,降南越王赵佗,以功拜太中大夫,著有《新语》十二篇,内容是尊崇王道,罢黜霸术,归本于修身用人之道。世人盛赞:汉儒除董仲舒之外,一致尊崇陆贾为最醇之儒者。陆贾后裔家族堂号均标示《新语堂》。

由于陆氏第6世祖 陆烈(字伯元),曾任吴县令,升迁豫章都尉。清政爱民,努力建设,口碑载道,逝世后吴郡民众唏嘘垂泪,为感念其恩德,将其灵柩恭迎奉安于吴县(今江苏苏州)的胥屏亭。陆氏子孙因而亦为吴人所称颂和欢迎,于是很多陆氏族人纷纷由北方的中原地带迁居吴郡(今之江苏、安徽、浙江均属吴地)落户,冀借其天时、地利、人和,谋求更好地繁衍发展。凡系因敬仰陆烈功德,举家迁移到吴郡落户发展的陆姓家族堂号均标示《仰贤堂》。

此后,陆氏第12世祖 陆文,任汉朝弘农太守,官迁都尉,将一部分陆氏子孙带领至陕西发展;陆氏第13世祖 陆亲,任汉成都令,又将一部分陆氏子孙扩展到四川发展。

到了盛唐时期,陆姓望族主要居住在吴郡(今江苏、浙江、安徽以及江西的与皖、浙相接壤地区的鱼米之乡),他们在政治仕途、文化科学、商业、手工业(主要为纺织印染业、制陶业等手工业制造)以及农桑田产经营等方面多已经取得业绩,生活富裕,重视子孙文化教育;在山东、河南、安徽的颍州、亳州一带,仍有大量陆氏后裔,多因祖上原来留有殷实的家产田地而恋土难移,继续在祖居地繁衍生活;另外去陕西、四川开拓发展的陆氏宗亲枝系亦已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落地生根,逐渐繁衍昌盛。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安徽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的来源暨子孙命名班辈用字序列

迁移集聚到凤阳临淮关居住的陆姓宗族来路有三,枝系有四,乃是同根同祖。至清代时先祖们议订子孙命名班辈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

1、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大多数是明初自江南被强迫移民来中都临淮县濠梁之东的古城乡(今属凤阳县板桥乡辖区)落户垦荒屯田的陆姓家族后裔,有《新语堂》枝、《仰贤堂》枝两个宗亲枝系。至清代时先祖们议订子孙命名班辈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

(1)陆姓宗族自江南被迫移民到凤阳的历史背景

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称帝后欲在龙兴之地建京都未如所愿,旋即改立中都,为了恢复和发展家乡的农业经济,决定自江南移民到凤阳落户垦荒屯田

元末,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连年水旱虫灾,百姓愁苦,毫无生路。尤其是在至正11年(公元1351年),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在此前后,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起义,南北暴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一时间起兵逞强者达百余处,其兴灭始末不可胜记,主要的有:

广东朱光卿率民众武装起义,自称大金黄帝,不久失败。

元至正8年(公元1348年),台州黄岩县佃农方国珍起义……后归降朱元璋。

元至正10年(公元1350年),颍州人刘福通借栾城人韩山童的白莲教鼓动起义,以红巾为号……至正15年(公元1355年)2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立国号为宋,改年号为龙凤……至正23年(公元1363年),刘福通被割据在苏州的张士诚部队击败,被杀,称帝为王的韩林儿退往滁州,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的部将想拥戴韩林儿为帝,被刘伯温劝止,但朱元璋却仍然接受韩林儿的封号,军中文告均用小明王龙凤年号。元惠宗至正24年(公元1364年)正月,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立为吴王。至正26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人迎韩林儿到应天,途中舟沉溺水而死。2年后,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元至正11年(公元1351年)8月,蕲州罗田县人徐寿辉等也利用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被拥立为帝……徐寿辉称帝后10年被手下领兵元帅陈友谅夺权杀害。陈自称皇帝,国号汉,年号大义,占据江西、湖广等地,扬言要沿长江东下联合张士诚,攻打朱元璋,应天为之震动……开战过程中,“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朱元璋也曾多次陷于危机,但终于在陈友谅称帝4年后,被朱元璋灭亡。

元至正13年(公元1353年),江苏泰州人“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起义,建国大周(不久改国号为吴)……元至正17年,张向元朝请降,元赐其御酒、龙衣……张占据北起济宁,南至绍兴的大量地域。元至正23年,张再次自立为吴王。元至正27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率军攻破平江,执杀张士诚。这时割据在浙东温州、台州、庆元一带的方国珍,被迫向朱元璋投降。

元至正12年(公元1352年)春2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也以红巾为号聚众起义,攻占了濠州。皇觉寺中有一位和尚,俗名朱元璋,想知道是否能躲避兵乱,便在寺中焚香卜卦,先问远行,不吉;又问留下,还是不吉。因而暗问:“莫不是让我带头起义?”果然得卦签示为大吉。遂于该年闰3月初1日,到濠州城中投奔了郭子兴。

朱元璋,字国瑞,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9月18日出生于濠州。父朱世珍由外乡迁居到濠州钟离太平乡(今属明光市洪庙乡跃龙岗)。母陈氏生有四子,元璋排行老三。幼时常得病,其父因家贫,便想将他送到寺院当和尚。元惠宗至正4年(公元1344年),濠泗一带大闹饥荒,瘟疫流行,元璋的父、母、大哥、幼弟、二哥相继去世,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入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一个月后,寺亦断炊,元璋便化缘云游于江淮一带,到处乞讨,山栖野处受尽了风霜之苦;但同时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3年后又回到皇觉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年24岁,“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元至正13年春,朱元璋回乡发动起义,“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朱元璋早有拯救天下民众的宏伟大志,便集合各路义军一同起兵,此后,威名日益显著,英雄豪杰们如同影子般地追随他夺取天下……元璋攻克滁州后,迎立郭子兴为滁阳王。至正15年(公元1355年)3月,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帅职,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掌握了实权。至正16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统帅大军渡江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改集庆为庆天府。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时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他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主力进攻,取得胜利。在他率军打下徽州时,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于是朱元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先后占领诸暨、处州。孤立的元军据点,次第被消灭。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对东南采取守势,东北和西面取攻势的战略,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然后又战鄱阳,先行消灭陈友谅,继而取东吴,执杀张士诚,降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命徐达、常遇春挥师北定中原,南征北伐,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元惠宗至正24年(公元1364年)正月,李善长等率群臣劝朱元璋称帝,元璋“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春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建立了明朝。8月初2日,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朱元璋作为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他夺得天下,即皇帝位后,很自然地对龙兴之地怀有深厚的感情,濠州是他出生之地,他的几位亲人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早在4年前,他在应天即吴王位后,就已经回一次 “濠州省墓,置守冢二十家,赐故人汪文、刘英粟帛。置酒召父老饮,极欢,曰:‘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悌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令有司除租赋,皆顿首谢。”在家乡的父老子弟面前,荡洋在他心中的成就感更加彰显。

当他登基即皇帝位时,立即“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 在凤凰山之阳动工修建皇陵。

他的本意欲在濠州这块兴龙宝地上建都,据说曾亲自登上临濠府城北门外凤凰山(当地人习称小九华山)顶,立碑铭文曰:“天下第一山”,遥望皇陵之所在,俯瞰凤凰山之阳的地势形貌,规划皇城蓝图,命刘基(伯温)、黄楚望(九江道士)、张铁冠道人(张中,字景和,临川人)三人“择建宫之地”……刘基等人从有利于大明皇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或喻之以理,或托言天意,结果占卜宫址的最终方案:建都南京。

临濠,晋时为钟离郡之地。因有濠水源出于城南的山区中,计有二源,合而流向东北入淮。濠水流至下游时,河床“升高,东有巨石(如梁)绝水,即古濠梁,一名石梁河”。濠水流域,古称濠州,明初升府曰临濠。洪武2年为中都,6年改中立府,7年(因地处凤凰山之阳)更名凤阳府。朝廷所赋予的权势极大:分巡凤颍六泗道治所,领五州(颍州、亳州、泗州、寿州、宿州)、辖十三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灵壁县、阜阳县、颍上县、霍丘县、涡阳县、太和县、蒙城县、盱眙县、天长县、五河县),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

朱元璋在明朝开国之初,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在经济上,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措施多次减免各地的税,大力推行垦荒、屯田的政策,并规定3年免征赋税。这些都大大推进了经济恢复的步伐。据统计,明初的15年中,新垦田数共达1.8亿多万亩,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一半。

朱元璋所推行的以垦荒屯田为重要手段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政策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凤阳实施……

此后,明朝政权在凤阳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大力推行将在元末战乱中人口损失少而相对富裕的地区,向因战乱而导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移民。当时著名的移民中转站有3个:一个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一个是山东老鸹巷,一个就是江西的瓦屑坝。各地移民后裔追记祖先来源的时候,通常都以上述3个地方来表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2)陆姓移民被安置在当时的临濠府临淮县的古城乡落户

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抓好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是立国安邦之万世根本。早在他称帝之前,回濠州省墓时,就发出号召: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要教育子弟孝父母,敬兄长,下力气把田地种好,不要去外地经商;当前沿淮一带还有盗寇掠夺侵扰百姓,父老们要注意保护自己,从善自爱(不要参与)。指示地方官员减免地租、赋税。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即皇帝位后,出于以下动机:①为了保障京畿安全,认为有必要打击肃清原张士诚、陈友谅在江南、沿江一带的后裔势力及其支持者;②濠州作为他的发祥之地龙兴之处,虽未能建都于斯,但应尽快摆脱和改变由于战争造成的人丁稀少,土地荒芜,百姓穷苦的境况、恢复和振兴家乡的农业经济。因此,朱元璋下令将张士诚、陈友谅等宗亲族人,将士族属以及曾在经济等方面支持过张、陈军事力量的沿江、江南一带的中小地主、富商阶层,移民到凤阳垦荒、屯田。陆姓的祖先因与陈姓在古代有血亲渊源;元末,有不少陆氏家族曾支持过张士诚部起义军队,故受到株连,因而被列入明初强制移民的黄册中。明王朝要求所有移民必须将其家庭在吴地的不动产处理变买,携带其资金、衣物等居家生活用品、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工具,移居临濠府落户,永远不得回迁。意在借这部分江南移民的资金、先进的生产工具及其生产技能,振兴中都的农业经济。在强制迁移的过程中,为防止移民途中逃跑离队,明朝官兵将所有移民(不论男女老少)的手腕用绳索缚系连成长长的队列,由江南向濠州徒步行进。途中,如果有人需要排泄大小便,须提出请求,官兵才为其解开手腕上的绳索,方能前去路旁的茅厕或草丛中。因直言:“我要去拉屎(或撒尿)”不雅,故后来申请时,直接要求:“我要解手”。“解手”一词,即由此产生,流传使用推广开去,这一单词现今已经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采用。

被安置在临濠府临淮县(今凤阳县)小溪河燃灯寺一带较荒辟之地的移民有陈姓、张姓等宗族;陆姓移民被安置在临淮县濠梁城之东的古霸王城(系楚项羽军队建筑的军事基地,城堡围墙用黄土构筑)东门外(今为凤阳县板桥乡)一带。

陈姓、张姓移民中多系江南大地主阶层,到了凤阳小溪河燃灯寺落户后,均思念鱼米之乡的江南故地及亲戚朋友,所以每年到了冬季农闲时节,便密谋相约纷纷返回江南探亲访友。明朝政权为防止其回逃,沿途多处设关卡稽查,陈氏、张姓移民的族人便乔装成灾民,拿着花鼓、小锣,沿途说唱乞讨,避开关卡绕行南下。其唱词,是按照小溪河一带民间流行的《秧歌》(插秧季节,男女在劳动时欢乐对唱的民歌)腔调编唱,歌词中发泄着对朱明皇帝的怨恨之意,此即凤阳花鼓流行到江南的渊由。由于当时的陈姓族人仅是为躲避官兵盘查而乔装成乞丐,故乞讨时,不食残羹剩饭,仅索米粮、钱币。每至冬闲时节到来,不论贫富,便成群结队南下行乞,直至清明前在江南扫墓祭祖后,方才回到凤阳开始春耕生产,此风久之成俗。据清乾隆时赵翼《陔余丛考》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沿途行乞卖唱。另外,凤阳人扫墓时间,通常习惯于清明之前,风俗亦受此影响。

在朱元璋实施移民政策时,考虑到要稳定江南的经济基础,对待陆姓等宗族中的大地主阶层仍允许其留居江南不动,移民到凤阳的家族多是一般的富庶之户或具有农业、手工业技能的平民。这部分陆姓移民虽含有两宗枝系:《新语堂》枝、《仰贤堂》枝,但被移迁的家庭在江南多非根深叶茂之户,故对江南少有牵挂,因而无南下行乞之风俗。因被安置的居住地离临淮县濠梁城较近,可较方便地将农产品送往濠梁的街市中出买,购买回生活及生产用品。但因受到被强制迁移的打击,加上凤阳与吴县鱼米之乡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存在较大差异,起初很不适应,其生活水平多陷于困顿艰难之境。经历了明朝到清代时,移民到凤阳的陆氏宗族经过数代人努力奋斗,勤劳节俭,忠实厚道,终使多数陆姓家族由困顿转为小康,在东古城、板桥一带落户生根,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生活稍得小康富裕之后,清代的凤阳陆氏先祖们认识到并适时议订:欲求我陆氏后世子孙在此地能繁衍昌盛,与社会邻里和谐相处,惟一的关键在于作为先辈的人,要以忠厚传家,行善积德,以此惠泽后代;而希望后代子孙,要继承和发扬光大陆氏先祖们的德行业绩。这个希望只能寄托(冀)在重视教育上,切望后世子孙们要认真读书,努力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使我陆氏宗族进一步繁荣兴旺,为国家民族的强盛做出贡献。依照上述理念,编订了陆氏在凤阳子孙的班辈命名用字排序为:“启后惟善泽,承先冀书香”。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1 21:53 编辑

(3)清朝末期至民国初,部分陆氏家族便自东古城、板桥一带陆续移居临淮关,学习和从事工商业经营

临淮关,位于淮河中游,濠河(即古东濠水,也称山河)在此流汇入淮河。在定远县与凤阳县接壤区域为丘陵地带,习称凤阳山区,系大别山的余脉。濠河发源于凤阳山北麓,计有二源,合而流向东北,在临淮关入淮。濠、淮交汇呈Y形,将临淮关划分为临东、临西、临北三镇。东周时为晋的钟离郡之地;元朝时为濠州钟离县;明初设置临淮县,属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所辖,县署衙门位于临东(濠水东岸,淮河南岸)。明天顺4年(公元1460年)秋7月,因洪水、地震灾害,“淮水决,败临淮县城”,临淮县城区的东偏南方位护城河、城墙及部分街市陆沉下陷。清乾隆20年(公元1755年),废临淮县,改称临淮关,其地并入凤阳县;1949年初,临淮关解放,设临淮市,1950年洪灾后撒消,临东、临西并为临淮镇,属凤阳县。临北镇,属五河县。

临东镇暨南郊(地名:南岗上),虽位居濠水下游,但地势较高,其下地质板块主要为花岗岩层,蕴藏石英水晶,并伴生钟乳石(石灰石)、麦饭石、滑石、石棉、铁矿石等。所以古代文献记载:濠水流至下游,河床“升高,东有巨石(如梁)绝水,即古濠梁,(濠河)一名石梁河”。临淮关,古称“濠梁”,即因此地质结构而命名。因“东有巨石(如梁)绝水”,濠河在此则遇石梁(地壳隆起如梁)受阻,所以在临淮关之西南形成沿河诸湾(如陈家湾、宋家湾、杨家湾等);不当雨季山洪暴发时节,濠水难以畅通地越过“石梁”流入淮河,则滞留在临淮关西南方位的低凹(地理书籍中称“濠河洼”)湿地处,水少时积水如塘,多时聚水如湖,久之,“濠河洼”被里人称为“老塘湖”。在现今,自卫星上向地球俯视拍摄的淮河、濠河卫星照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个“濠”之“梁”地貌,令人不得不惊叹先人们神奇的文明程度(附:濠水入淮地形图卫星照片
见全文末--
凤阳临淮关陆氏血统源流叙
11 文末)。

濠梁,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东周时为晋的钟离郡之地……春秋时期(周简王2年/公元前584年),南方逐渐强大的吴国与中原诸侯在钟离(即今临淮关)举行会议,这是中原诸侯第一次与吴国往来的聚会,此后吴国就有了向北发展的意图。

在“老塘湖”边有一高地,名曰“观鱼台”。“濠上观鱼”为凤阳八景之一,是古代著名旅游景点。濠河水边至今仍可见成群游动的小鱼,身体小呈细长条形,侧线紧贴腹部,银白色。学名鲦鱼(鲦字,音tiao,古字作),生活在淡水中,临淮人称为“参子鱼”,此名称已经用了约二千余年。“参”者,参见、参拜之意;“子”者,指庄子、惠子。在《庄子》里记述了一个先泰时期的有名故事:庄子与惠子(惠施,是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和庄子即是朋友,又是论敌)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在临淮关东北方位的淮河东南岸边有“晏公庙”,是记念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晏子将使楚”历史事件中所提到的那位著名的外交使者……

西汉时(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楚项羽的军队曾在濠梁之东建筑有军事基地(至今,古“霸王城”遗迹犹在,城堡围墙用黄土构筑,依然高耸挺立)。可惜不久,项羽兵败垓下,逃至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迷途,又带领仅剩的28骑逃至东城四聩山(今定远县二龙乡境内)被灌婴包围。突围后南逃至乌江亭(今和县乌江镇)自刎。


5ff30638na4ca68c48a42&690.jpg (49.78 KB, 下载次数: 0)


霸王城遗迹,城堡围墙用黄土构筑,依然高耸挺立

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县太平乡……在大明王朝时期,凤阳府暨临淮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想而知。

清乾隆20年(公元1755年),废临淮县,改称临淮关,其辖地并入凤阳县;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临淮关因古濠梁系历史文化名胜之地,自古即是淮河水运的较大码头,由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惠及,又成为津浦铁路线上的重要车站(宣统2年/公元1910年9月,津浦铁路浦口至临淮关段开始售票载客)。当时,手工业方面有不少小型的纺纱、织布、织袜、印染作坊,粮食加工(砻坊)、酿酒、榨油、酱醋作坊,金银、铜、铁、木、竹工匠铺以及窑坊、棕草编织、手工卷烟、鞭炮、制香、制烛等等;商业店铺有药材、山货、杂货、百货等;服务行业有客栈、餐饮、理发、澡堂等;文化教育卫生方面有私塾、洋学堂,中医、西医诊所,戏院等等。民国2 年(公元1913年)1月,安徽中华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均在临淮关设立了分行;民国3年,临淮关出现了民族工业,资本家安少成、党国庆、陈子衡等在临淮关创办了淮上火柴公司,雇佣500余名工人,生产的火柴除供应安徽省一些县外,还远销江苏、河南等省(民国27年,日军侵占临淮关后,淮上火柴公司遭焚倒闭)……在抗日战争之前,临淮关的繁华程度远在蚌埠之上。为寻求发展,部分陆氏家族便自东古城乡下陆续移居临淮关,学习和从事工商业经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起步艰难,但陆姓族人(主要为“善”字辈人)多能以善为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宗族、亲戚间和睦友善,相互关照提携帮扶。

1938年1月6日,日寇飞机轰炸临淮关,在店口街邮局旁、胡家油行及张家青果行之间投掷炸弹,炸毁房屋十几间,炸死数人,罹难者血肉飞溅,惨不忍睹。



5ff30638n76e1079cd1c9&690.jpg (109.73 KB, 下载次数: 0)


日寇飞机轰炸临淮关店口街邮局旁的胡家油行及张家青果行之间遗址
(
胡家油行遗址 )


1月26日,日寇(日本华中派遣军第13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1月31日夜,日寇攻占临淮关,曾遭到东北军和当地红枪会的抵抗。2月1日,日寇在霸王城、大古堆等高地布下炮兵阵地和重机枪阵地,居高临下,虎视淮北。2月2日,日寇侵占了凤阳……并在当天早晨时,临淮关方向的日军7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强渡淮河北进。东北军战士迎头痛击,激战4小时,将日军击退。第二天,双方隔河进行猛烈地对射和轰击。直到2月10日凌晨2时,日军使用子母弹和燃烧弹向东北军黄坂阵地及其周围数十里村庄猛烈轰击,使之成为一片火海,居民和牲畜伤亡惨重。2000余名日军乘机从临淮关东面分两路进攻:一路自霸王城下用橡皮船强渡,一路迂回到郭府南窑村对岸的干沟口偷渡。强渡的一路日军用橡皮船行至淮河中间时,被东北军击沉数十只,落水而死者不下三四百人。日军数次组织强渡均未得逞。在干沟口偷渡的一路日军迅速渡过淮河,直向郭府南窑村逼近……日军为了报复,侵占黄坂时,见人就杀,庄内的百姓,有的被刺刀刺死,有的被枪打死,有的全家被杀,一时间整个村庄尸横遍地。在黄坂庄内及附近的群众,被日军残杀达1000多人……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泽”字辈人,多处于青少年或婴童时期。1941年,一位“泽”字辈青少年,名泽典,虚龄17岁,目睹日伪军横行临淮,愤然出走,离开临淮关后向东南跑到安子集,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新八团,参加了津浦路东、路西的抗日斗争;抗战结束时,解放军第一支空军部队在东北建立,陆泽典即被选调去东北航校受训 (1947.6-1949.5),旋即南下,参加了解放战争。(安子集,今属凤阳县小溪河区。民国28年/1939年时,属中共定远县委领导下的红区。1939年7月1日,新四军第五支队在安子集宣布成立,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1940年春,中共凤阳县委恢复成立,属定凤中心县委领导。1941年1月,中共凤阳县委在总铺、红心、白云、燃灯寺、安子集等乡建立了凤四区红色政权。安子集是凤四区安乐乡红色政权所在地,乡长缪守金系泽典堂舅,便将他送到殷涧、总铺一带,参加了新四军新八团。缪守金,中共党员,1948年1月26日/农历12月16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壮烈牺牲后,敌人将烈士首级割下挂在总铺、凤阳城头示众,企图以此加强反动的白色恐怖。)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由于其腐败政治的摧残,反动官员强盗式掠夺,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加上资本家垄断操纵,临淮关市场面貌极度萧条冷落,小商店、小商贩纷纷破产倒闭。当时,临淮关共350多户工商业者,小商贩就占总户数的85%,而资金只占资本家的25%左右,由于资本家资金雄厚,可以操纵市场,抬高市价,因此城镇需要的粮食一日三价,而农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的价格也直线上升,如临淮关市场上的美孚牌洋油(煤油)上午2角钱1斤,下午就卖到4角5分钱1斤,抬高1倍多。1948年11月下旬,当时国民党发行的金元券,100元约可买大米3斗,仅时隔半个月,只能买到1包高尔富牌香烟了……小工商业户往往将存货卖出去,所得到的钱已买不回来原样的货物了,生意无法经营,只好被迫关门停业,不到半年时间,临淮关已有接近一半的工商业户因坐吃山空而倒闭……加之在1938年时,蒋介石罪恶滔天地挖开了花园口黄河南堤,驱使黄水改道入淮,造成了凤阳“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的悲惨局面,岁收全无保障,几至“颗粒无获,仓廪空虚”,富饶之川变成了穷山恶水,广大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泽山诗词集》中陆泽山先生回忆他的童年生活境况:


永遇乐·童年


日寇入侵,河山破碎,国难当头,生不逢时,亡命天涯,知何日返乡?浴血八载,神州光复,敌寇缴械投降。三五岁,童心无忌,家宅胜似天堂,六岁入学,晃动脑瓜,也学先生模样。少小顽皮,捕蝉捉蝶,雀巢孵凤凰。家渐贫寒,拾柴挑菜,午秋随母捡粮。上学堂,兼充小卖,艰辛倍尝。


木兰花(慢)·三岔湖

三岔湖水浅,芦苇荡无边,借月黑架舟,潜入芦荡,巧避苇滩,风急鸟眠未觉,捉入囊,回转充饥寒。春旱湖水锐减,麦黄如垫金毡,待到开镰万家欢,老农得饱餐。随母捡麦穗,烈日当空,口渴心烦,走进芦苇深处,取鞭杆,深插地中间,鞭杆调换芦管,吸出水,凉又甜。


如梦令·洪荒

茫茫水天一色,鱼龙乘兴游乐,闹市今何在?长街往返使舵,水祸,水祸,灾民四处漂泊。


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临淮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陆姓族人(当时主要为“善”字辈人)多能以善为本,在艰难困苦中和睦友爱,相互关照,共度难关,期待光明。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2 1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2、早在元朝时,有一枝陆氏后裔(陆节)自镇江迁移到淮河下游的淮安府山阳县柳淮关,后因黄淮水患,古泗州城暨淮安府的很多地方沉陷入洪泽湖中,此枝陆氏后裔历经迁居,至清末时有的家族已自原淮河下游,向上游,向西移居到凤阳府辖境的五河县新集、毛滩一带(镇江枝)。

(1)元朝时期,柳淮关的位置在淮安府山阳县辖境内

元朝时期,有一位平原陆氏第62世裔孙,名陆节,因工作调动(补漕运税官缺),携家族人等自镇江北门外九里桥出发,沿经长江→运河→淮河,抵达淮安府山阳县柳淮关就职。

柳淮关位于淮河下游,处于淮河与运河的十字交叉点上,是朝廷对淮河、运河漕运官税收缴的重要关卡(相当现今的海关机构,负责征收关税,稽查走私案件)。当时的地理位置:在淮安府郡城的东南方位,淮河自西向东,运河由北而南,呈十字交叉相会。淮安府郡城位于交叉点的西北角上,即在淮河北岸,运河西岸。郡城南郊为大义乡,位于运河西岸,淮河北岸;大义乡南为淮阴乡,位于运河西岸,淮河南岸;郡城东南郊有羊寨乡、添差乡,两个乡均位于运河东岸,淮河南岸;出郡城东门外,过运河达东岸,是淮河的北岸,为柳淮乡,郡城郊区诸乡均属山阳县辖境。关卡设在淮河、运河十字交叉点的东北角上,属柳淮乡境界,故称柳淮关。陆节系补漕运税官缺,携家族自镇江移居于此(镇江枝)。

陆节携家族自镇江抵达柳淮关居住,大约是在公元1350年前后,距今约有600~700年的时光,正是在这六、七百年间,淮河下游经历了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迁……

自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改道夺淮,大水汇流在淮泗平原,没有出口,便成了数百平方里的大湖,城市村落全都沉入到湖底去了,形成了洪泽湖……后来,清朝康熙19年,又一次大水,淮泗间最大的古泗州城,以及老淮安府的大片土地终于陆沉,在人间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稀奇古怪的“水母娘娘镇泗州”,水怪、因果、报应……种种流传不衰的神话。

(2)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经历六百年沧桑巨变,陆节后裔中有一个家族自淮河下游的柳淮关移居到了淮河中游的五河县新集、毛滩一带落户(距凤阳县临淮关仅十余里地的路程),至清末时已经有祖孙三代人在此地定居。

横贯我国中原腹地的滔滔淮河,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大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整个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经济文化开发较早的地区,孕育、滋养着朴实、勤劳的淮河儿女。在我国大江大河中位居第六的淮河,其源头,早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理典籍《禹贡》上就记载着“导淮自桐柏”。确切地说,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又称大复峰),其上有一修建于唐代的古寺,名曰“云台禅寺”,古寺的北面,有一眼清澈明净的泉井,有泉眼三处,虽久旱而不竭。这里,就是千里淮河的源头。

在现今的卫星摄像地图上,可以看到:淮河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到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水量过三河闸,经高邮湖由江苏省江都市三江营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少部分水经苏北灌溉总渠入黄河。

但是,在600年前,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它的下游在淮阴一带接纳泗水及其支流沂、沭诸河后,到云梯关入海。公元1128年,黄河侵泗在淮阴一带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积而淤高,中游河槽几乎成了地上河,下游入海水道被淤塞,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水位抬高,洼地积水成湖,小湖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1855年黄河又在北岸决口改由利津入海。由于淮河下游无通畅泄水道,每遇汛期,河水暴涨,往往破堤决口、泛滥成灾,水旱灾害严重。


淮河从发源地总体上是自西向东流动,但抵达临淮关时,这一小段河道可以说是真正的自西向东而来。由于凤阳山系大别山余脉,为同一地质板块,地下土石结构与淮北平原比较相对坚硬,且在濠水下游入淮前河床升高,先人早已发现“有巨石(如梁)绝水,即古濠梁”。加上临淮关是淮河上重要的繁华码头,泊岸均用石板块-石灰-米浆-桐油建筑而成,十分牢固,可保百年之安,故临淮人又称“泊岸”为“百安”,每当淮河洪汛时期,自西东来的洪峰触及自西南偏向东稍偏北的泊岸时,便形成涡流,转而北去;加上濠河山水自西南而来,向东北方向暴泄入淮,则涡流更剧,十分壮观,此即《凤阳八景》中所说的“淮河旋珠”。因而,淮河自临淮关向下游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由于涡流的影响,下游的两岸或被洪水冲击洗刷掏空而塌陷下沉,或被泥沙淤积而成滩涂,河床逐年滚动,久之,两岸的原有村镇已不复存在,历经水患之后,原居民众便分散到新的滩涂(如柳巷、安淮集、黄家湾、新集、毛滩等)重建家园。


老淮安府山阳县与泗州接壤毗邻,元后明初,均属江南省,而泗州为凤阳府所辖,能享有大明洪武皇帝对家乡的优惠政策,在历经黄淮水患之后,一次次地按照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择地重建家园,经历六百年沧桑巨变,陆节后裔(镇江枝)至清末时有的家族已自原淮河下游,向中游,向西移居到了凤阳府五河县的新集、毛滩一带,距离临淮关仅十余里地的路程。此一枝系的陆姓族人与凤阳临淮关古城乡陆姓族人相叙认后,不仅同饮淮河水,实乃同为陆氏血统宗亲,从而经常亲善往来,相互关怀照应。

3、民国年间,有一枝陆姓家族自北方(古颍州府地域)南迁至凤阳县临淮关(颍州枝)

在民国年间,黄淮海地区由于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因素,有一枝祖居在颍州的陆氏后裔南迁至临淮关,经叙认,实同为陆氏血统宗亲,便留在临淮关定居(颍州枝)。其子孙辈命名亦按照:“善”、“泽”、“承”、“先”字辈向后排序。

从此凤阳陆姓宗族因“善”、“泽”字辈人善良忠厚朴实,族人相处和谐亲密而不可分别。

4、世事循环,凤阳陆氏后裔又面临承担新一轮承先启后的历史责任

凤阳临淮关陆氏宗族后裔中的“启”字、“后”字辈人,大多数约生活在清代;“惟”字辈人,大多数约生活在清期后期至中华民国初期;“善”、“泽”字辈人,大多数约生活在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今,“善”字辈人已经很少,“泽”字辈人中多数也已步入老年,“承”字辈人多数已经进入中壮年时期,“先”字辈人风华正茂,到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之际,届至“香”字辈人(“先”字辈人的曾孙)婚育之时,在凤阳临淮关陆姓宗族中,可能最早的也要到距今二十年之后,甚至百余年时间,至其时,陆氏裔孙们理应根据祖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状况,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地编订后续的命名班辈排序字列,以使陆氏子孙血统源流世系有序可循可考,繁衍昌盛至永远。

当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重视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国强民富。由于新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凤阳临淮关陆氏子孙中的“泽”、“承”、“先”字辈人有机会纷纷走出凤阳,贡献社会,现今已遍布祖国各地及至海外。为使血脉基因有序不乱,避免同姓近亲婚配,保障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后代健康衍续发展,所以重视编修氏族血统源流世系谱,至关重要,并非封建旧俗,而是一件符合科学文化伦理的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民族兴旺的大事。


希望凤阳陆氏族人,能根据各自了解所及的家族史料,按照血统源流世系谱图的枝系图形式编制填写,上溯数代,尽可能探其根源,下续至子孙后代,明示其藉贯(祖居地)、出生处、流动去向、定居地,或简注其事业。使有朝一日,某位陆氏后裔有机会能将这些《枝系图》拼接编纂成一部完整的《凤阳临淮关陆氏宗亲血统源流世系谱图》,诚为至幸至善之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宇宙守恒,世事循环。惟善,冀书。当是凤阳临淮关陆氏子孙世世代代,启后承先,承先启后,繁衍昌盛的永恒主题暨基本路线。当今,中华民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凤阳临淮关陆氏裔孙中的“承、先”字辈人又一次面临着并要承担新一轮承先启后的历史责任,望“承”、“先”字两辈人中有识之士,遵循先祖训示,深刻理解并秉承“善”字的广博内涵,恪守“惟善”之道,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深刻认识“书”之宝贵,寄希望(冀)于对下一代素质教育上,鼓励后代认真读书,努力学习并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暨生产生活技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为国之强盛,家之富裕,民族之兴旺,贡献力量。


河南郡平原陆氏第76世裔孙
阝氵亻

公元2007年春


叙于 合肥 凤凰城·桂香堤岸

山水人 书屋

发表于 2011-11-12 2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泽俭宗亲的文化功底深厚,余获益颇丰。
发表于 2011-11-12 22: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读一天书知万里路!族源流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9 07: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