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5372|回复: 0

楚狂接舆之“凤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7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白有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此名句典出接舆凤歌过孔子事。从接舆的名字就可以看同他应该出自鄂西巫山一带,即与天上星宿舆鬼所对应的荆襄之地,与重庆为邻。据儒家《论语》记载他有一天路遇南游的儒家大成者孔子,因而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是什么人,当然听得出弦外之音。“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李白的诗歌代表了大多数的看法,以为接舆是在嘲讽孔子。但我却认为这里面没有嘲讽,最多也只能算劝慰。接舆是隐者,而孔子主张入仕,他们虽然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但是我仍然认为凤歌表达了隐者之志,并以“今之从政者殆而”来劝慰孔子放弃入仕之路。但绝对不是嘲笑,反倒有惺惺相惜之意。现在我们来略解一下,这首凤歌后面的文化含义。下面是关于凤歌的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原文如下: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庄子·人世间》“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首先‘凤’即凤凰之意,凤凰是中华文明中与麒麟(龙的别类)相对应的文化图腾。凤凰代表长江流域所产生的文明,麒麟代表黄河流域的文明。而孔子来自山东,正是麒麟之类;接舆出自楚国,正是凤凰之类。两大文明的代表在南方不期而遇。其时正当春秋时代,东亚大地,唯山东诸国称强。南方文明沉沦,除楚国外,几乎不与中原相通。所以凤歌内容更多的表现了接舆对南方文明沉沦之伤感。其中“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集中表现了这种思想。



现代人的翻译中“已而”多作解作语气助词,但是我主认为“已而”一词含义深远。所谓“已”指我们现代人说的大禹。在《夏禹书》的译注中我们已经说到的禹是“足文踏已”的会意字,这里的“已”就是指代大禹了,这是以地旺或者事迹代人的一种称呼方法。这种用生平事迹作圣人名字的方法也是中国古代记史的一种常用方法。远古圣王的名字就是他们历史及行为事迹的集合。如果事迹多就多取名,所以古代圣王名字多,甚至姓都有很多个,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生中作为太多的缘故。



关于“已而”的而字我却联想到了商汤灭夏的“升自陑”的反“而”字战争形态。所以“已而”二字囊括了夏后氏的兴亡。兴在大已(禹)平水土,灭在汤“升自陑”。这里面“一”,“已”,“乙”都是一簇的字,后两个字都是由一字孽生而来的同义字根,只是后来字义分化以后派生出来加以区别的。其实他们都代表起源的意思,而大已就是夏后氏起源;大乙是商朝的起源。所以夏后氏姓“姒”实际上也是姓“已”。



按《说文》:“已,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其实己之中宫指的就是现在河南之地,大禹治水时曾长住具茨山黄帝故居。故文献记载“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以及“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这些都是反应作为黄帝子孙的巴蜀前贵族(方命圮族)鲧又回到了黄帝故居,并在这里娶妻生下禹,当然禹只是后人取的名,当时禹是已地之侯可以叫大已,以国为姓也。



《楚辞.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绎史》十二引《随巢子》:“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试着全面理解一下《论语·微子》接舆凤歌的含义:“凤凰啊,凤凰,你的德政为何衰败,过去的时间不能再劝您,以后的事情您还是可以改变。禹政不再了,禹政不再了,今天的统治者危险啊”。我们再结合禹勤于民政而手足胼胝的记载就可以比较全面的理解接舆凤歌的主要含义了。这里面的确没有嘲讽孔子的意思,反到充满着对周游列国推销德政王道怀才不遇的孔子深深的惺惺相惜。因为面对同样的现实和怀才不遇,接舆选择的是“隐于狂”。所以把这首凤歌唱给孔子听有劝慰之意,希望他不要再四处踫壁,对牛弹琴了。孔子后来因鲁侯获麟而中止《春秋》写作,故后世也有把接舆和孔子并称“伤凤泣麟”。



其实通过《庄子·人世间》的凤歌全文我们也可以继续加深对凤歌的理解。



其中“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可以翻译为“大禹大禹,以德政临人;危政危政,画地而逃;”。而关于“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此句“迷阳”最令人费解。思前想后,似以王先谦集解集棘刺略为恰当,暂从之。



"郭象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行全矣。"成玄英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王先谦集解:"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所谓“却(古字左为谷)曲”一词其义源自大禹“足文踏己”。这是禹建立夏朝和迁巴蜀和以往北方五帝政治上相区别的一种说法。五帝在中央戊已土区域设都,行帝道;禹迁巴蜀设都,行王道。帝道效天,直行;王道法地,却曲。所以却曲的意义是退步走曲线。这是“禹步”的核心内容。这里接舆以法禹步来对比讽谏楚昭王之乱政,也可以说是提醒孔子“危邦莫入”在庄子的书中称行禹步之术的人为“曲士”,相当于后世的道士。



另外“踏己”“却曲”的含义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大禹制定的一整套礼乐治国的宗教性仪轨。夏灭后在民间流传,后世被纳入道教之中成为道教宗教仪轨的核心,被称之为 “步罡踏斗”。在更广的范围内则称为“禹步”。不管如何称呼,它都不只是宗教和巫术的仪轨或者把戏,它有极深的喻意。那就是大禹南迁后立足长江流域对黄河流域具有天命统治权,这才是禹步的真实意义。而禹步的所谓步法只是个借物象以表意,这和书契文是一个范畴。而禹步的物象就是“已”字。在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大禹像中,它即是一个大写英文字母“S”状。在书契五行文中,它是代表东方的“木”字符号,即《尚书。洪范》所谓:“(木)曰曲直”。大禹 “足文踏已”是象征祖籍于西羌的大禹统治着东方。其实踏字作履字更为恰当,履者《周易》卦名,其喻象是从上向下走,顺势以治天下,是统治者的象征。其中包含了中国地理三级地势阶梯。最高在昆仑(西北为天),最低在上海(东南为地)。居间者为人,西南东北共争中原以混中国。



另外禹步的“已”则代表了北斗七星的形状和黄河干流的形状。首先北斗七星处于中国北部天空,与北方大河黄河流域大致相对应;其次北斗七星的勺状和黄河干流的“已”字状类似。黄河干流象“已”字,华山为其中点,嵩华之间为中州、中原、中国。又称玄扈洛水,即黄帝所居。那里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京之一,东都洛阳。它是中国的心。也是夏朝太康及夏桀所居,夏朝的最后一个都城,现有考古遗址,偃师二里头就是。



其实黄河的干流象“已”字是很重要的地理象形,因为这种象形代表着符瑞之象,是华夏文明中北方的象征。在参商(夏商)之争中它又是东方的象征。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自燧人之后,一直是由西南和东北二元文明相互互动形成的。华夏时代以歧山西京一带为交汇及中心,中国时代以河洛东都一带为交汇与中心。这二元文明一阴一阳。其中东北为父系文明,其源头在今东北三江平原。西南为母系文明,其源头在今天巴蜀嘉陵江流域。而这二元文明有一个共同的根即今天巴蜀阆中,其交汇点就是燧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20 22: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