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楼主: 陆燕超

赞五修宿迁<<陆氏世谱>>续修者永春、永干、启超等宗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2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亭 鄉里     集賢鄉,在縣西北二十里,三保,五村,管里四;集賢、萬安、美賢、清德。(青浦,松江,金山)
            華亭鄉,在縣东北四十里。三保,七村,管里二:华亭、旗亭。(现在大部分属于松江区)
            脩竹鄉  在縣西九十里,三保,十二村,管里三:濮陽、儀鳳、驅塘。(青浦,金山)
            胥浦鄉,在縣西南五十里,三保,九村,管里五,胥浦、壇平、江、朱涇、治宅。(现在西南一部分建金山)
            風涇鄉, 在縣西南六十里,三保,八村,管里三,風涇、涂繆、養民。(在1966年10月,枫泾地区由松江地区划入金山区)
       新江鄉,  在縣北七十里,   (现在是上海市区与青浦地区)   
            北亭鄉,在縣東北八十里,(青浦区)
            海隅鄉, 在縣西北九十里,(青浦区)
            高昌鄉, 在縣东北一百二十里,(闵行区和市区)
            长人鄉,在縣东九十里,六保,十二村,管里三:长人、將軍、高陽。(前南汇今浦东新区)
            白沙鄉,  在縣东南一百二十里,(奉贤区)
            仙山鄉  在縣东南三十里,(金山区)
            雲間鄉,在縣东南一百里,四保,十村,管里四:招賢、白苧、雲間、小平。(奉贤区部分松江地区部分)                      机
  据《雲間志》上卷物産记;华亭县之东,地名鹤窠,旧傳産鹤,故陸平原有‘华亭鹤唳’之嘆。《瘞鹤銘》謂“壬辰歲,得於華亭”。劉禹錫《鹤嘆詩》序亦云:“白樂天罷吴郡,挈雙鹤雛以歸,翔舞調態,一符相書,信华亭之尤物也”。
埸務:下砂鹽场盐官廨舍,在县东南九十里。下砂南埸在县东南九十里。下砂北场,在华亭县东南九十里。
古代崑山不是现在的江苏昆山地区而是华亭的小昆山。崑山〈也称马鞌山〉在松江俯西北二十三里,长谷之东,九峯西,陆氏之先祖葬此。后陆机、陆雲兄弟有辭学人以为玉出崑岡因名山形圆秀而潤傍。。
陆一元字天宿,上海县十七保二十六啚人,吴陸績裔性孝謹,二親常病,一元率其婦孝飬無閒,所需輒先意以承。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郡守元克中旌其門曰“懷橘遗風”
发表于 2017-4-18 2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紫渊 于 2017-4-18 22:09 编辑

临川文化区域的才子群落——金溪陆氏家族 (2010-12-19 08:27:03)转载▼
标签: 杂谈        
    南宋时,在金溪县的廷福乡青田里,居住着一支百年望族——陆氏,至第五代的陆贺(字道卿),他饱读经书,喜欢研究儒学,能诗善文,村人称他为道卿先生。更让人称道的是陆贺生育了六个儿子,即陆九思、陆九叙、陆九皋、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个个贤能。

    陆九思,字子强,统管全家事务,后来他将丰富的治家经验总结成书,定名为《家问》,朱熹读了之后十分高兴,赞叹不已,欣然作跋,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陆九叙,字子仪,擅理财,在村里开了一家药店,将卖药所得补贴家用。弟九渊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陆九皋,字子昭,是一位私塾先生,学识渊博。九渊向他问学,他对小弟九渊要求严,影响大,感情深。
      陆九韶,字子美,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不愿搏取功名,也不愿入仕,隐居于家乡的梭山,钻研古学,人称梭山先生。九韶著《梭山文集》、《家制》、《州郡图》。只可惜他的著作大多散佚无存。
      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号存斋。曾结茅舍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市西南),人们又称他为象山先生。
陆九渊出生于儒学世家。陆九渊5岁入学,8岁读《论语》,16岁读三国六朝史,24岁中举人,34岁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41岁授建宁府崇安县主簿,44岁到首都临安任“国学”任教,主讲《春秋》,48岁任台州崇道观,49岁在象山书院讲学,53岁授知荆门军,54岁病逝于任上。陆九渊以其毕生精力用在治学、讲学上,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学”创始人,人们又称他为“心学大师”。他在当时及后世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有着巨大影响。
陆九渊乡试中举之后,由于父亲去世,因此他不得入京参加考试,他因此将其家东偏房——槐堂,辟为槐堂书屋,九渊在此收徒讲学,研究学问。他在槐堂讲学先后三年,形成著名的“心学”理论基础。他提出“心即理”,认为“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并认为“心即理”是永久不变的。陆九渊在槐堂讲学,名声鹊起,“一时名流踵门问道,常不下千百辈”。槐堂讲学之后,陆九渊开始出仕,任靖安主簿,并由此开始了四方讲学活动。期间,陆九渊参与了两次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活动:淳熙元年(1174年),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铅山鹅湖寺聚会,就“太极”、“无极”和治学方法等问题展开辩论,首开不同学派公开自由论辩之风,发展成为书院讲学论辩的优良传统。淳熙七年(1181年),陆九渊率门徒数人赴南康拜访朱熹。朱熹率同僚及弟子热情迎接,并邀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开创了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的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淳熙十三年(1187年),陆九渊在贵溪县应天山(象山)率弟子开山造田,聚粮筑室,建成书院,开堂讲学,听者常达二、三百人,学生遍及全国。讲学内容主要是心学理论,但伴之以经训、楚词、古文、《春秋》,授课“雍容自适”,相当活跃。绍熙二年(1191年)九月,陆九渊赴荆门任知军,到任后,重教化,正人心,兴学校,授生徒,听者有吏卒、士民,常达五六百之多。在教育理论方面,陆九渊认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明德”,教育的职责主要是“教人做个人”。根据其心学理论,陆九渊把“明理”作为治学之方。“所谓读书,须当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学须立志,“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他主张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他强调读书要“熟读深思,游艺机涵”。
      陆九渊有《陆九渊集》传世,阐述了他的哲学理论和教育学说,经其弟子杨简、袁燮、傅子云等人的发挥,以及明代陈献章,特别是王阳明的提倡,形成陆王学派,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o( |" |
   陆九龄,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生于绍兴二年(1132),卒于淳熙七年(1180),理宗宝庆二年(1226)谥号文达,乾道五年(1169)登进士第,授迪功郎、湖南桂阳军军学教授,后改授兴国军军学教授。淳熙七年(1180)调任全州州学教授,未及任便英年早逝,享年49岁。朱熹赞其“德义风流夙所钦”,时号“东南三贤”之一的哲学家吕祖谦称道:“所志者大,所据者实。有肯綮之阻,虽积九仞之功不敢遂;有毫厘之偏,虽立万夫之表不敢安。”人品高洁,志向远大,又能脚踏实地;学问精进,而又虚怀若谷,故被时人誉为“海内儒宗”。
象山称:“先生未及著书,若场屋之文与朋友往来论学之书,则传录者颇众,其余杂著、古律诗、墓志、书启、序跋等,门人方且编次。”象山先生曾言复斋之学云:“文辞近古,有退之子厚之风,道学造微,得子思孟轲之旨。”
发表于 2017-4-18 2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紫渊 于 2017-4-18 22:05 编辑

江西金溪县位于赣东地区,是一个美丽的千年古县。
  在金溪县城东北10公里处,有个青翠的千年古村叫“陆坊”。这里阡陌旷远,香稻万顷,水曲山环,清趣可掬。
    陆坊,又称陆氏义里,是一个古香古色的千年古村,距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城10公里,保留着古代建筑、遗址20余处。
      村中老屋、小巷、义井、石桥、门楼、祠堂等点缀其间,错落有致。同居巷、规行巷、矩步巷等十余条石板街巷纵横交错,古风犹存。两口古井,一曰老井,又叫八卦井,内有八卦图,是陆氏先人迁来时挖的,在同居巷口;一曰新井,又叫义井,在祠堂后面的大路边上,乃陆九渊兄弟为解行人口渴而专门挖掘的,其乐善好施可见一斑。大儒家庙内有著名学者宋濂题写的匾额“骊珠世家”,可谓珍品。义里门楼(象山门楼)上层书“敕旌”,中层书“义里”,下层正中横梁上书“宋陆儒门”。两侧柱子有四幅对联: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同居十世儒门第,六相三贤理学家;宋来门第高山斗,代有人文冠古今;旭日祥光晖义里,宗风瑞气蔼儒门。这几幅对联,展示了陆氏家族的声名和影响。目前,村人皆陆姓,有500多户,2000多人。
金溪陆氏从始祖陆德迁迁至金溪,到南宋陆贺(陆九渊父),一直数代同堂,未分田亩,合灶吃饭,保持着“诗礼簪缨”的大家遗风,被称为“青田河畔樵农客,云林山下宰相家”。
  陆贺父子进一步完善陆氏家规,使得“家道整肃,著闻州里”。先有陆贺的“采先儒之礼”,以礼治家;次有陆贺长子陆九思的《家问》,朱熹为之题跋云“《家问》所以训饬其子孙者,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此外还有陆贺四子陆九韶制定的《家制》。
  《家问》现已佚失。《家制》原载《梭山日记》第八卷,后《五种遗规·训俗遗规》、《续修四库全书》等有所收录,包括《居家正本》上、下篇和《居家制用》上、下篇。在《居家正本》篇里,陆九韶主张居家必先正本,而其所谓“本”就是孝悌忠信、读书明理,而后方能为贤为智;在《居家制用》篇里,陆九韶根据《礼记·王制》篇所阐述的国家理财之法,指出家庭经济管理也必须贯彻“量入为出”的原则,并特地为家庭支出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陆氏治家有两大特点:一是“鼓磬聚合,为歌寓警”。陆九韶把训戒之词编为韵语,供家人谒祖先祠唱诵。《宋史·陆九韶传》记载:“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二是奉行“家国同构”理念,由家长一人主持家政,组织生产,众子弟轮流协助管家,余则各司其职,各有制度,使得陆家农、商、儒三业并进,成为金溪名门望族。
金溪陆氏家族延绵迄今一千余年,传统文化美德在此生生不息。陆坊义里门楼两侧的“规行”、“矩步”门额可谓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它告诫族人必须始终以礼义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孝悌忠信,不可逾越。其门楼两边联云:“宋来门第高山斗,代有人文冠古今”。陆门忠君爱国,忠孝节义,忠诚正直之士代不乏人。如明代陆来宣,任庐江县令、道州知州,公明廉能,颂声载道;为民者恪守家训,如象山十九世孙,清代陆民重,一生正气,简易持身,惟好书史,饮食有节,好茶不酒,常言“酒肉贪多折人寿,吾正效学先祖也”;象山二十世孙陆坚鸿,究心学医,常召子孙诵读“梭山训戒歌”,县官赠以“克绍先哲”匾;象山二十二代裔孙陆如松,家贫,12岁即在铅山河口学生意,供一家之需,40岁须发皆白,书“勤、俭、忍、让、恕”五字于堂中,教育后辈;象山二十二代裔孙陆彩峰竭力农耕,家贫无粮时,借米供养堂上父母,而自己与妻子私下啜食秕糠以充饥
        陆氏家训影响深远。号称“理学名家”的抚州乐安流坑董德修,就是陆坊“槐堂诸儒”之一,族称“心斋先生”,他以开继象山之学为已任,确定了流坑董氏心学之文脉;鹰潭西源陆家是象山先生次子陆循之的后裔,继承了陆坊宗规家训;金溪疎口吴悌“学继象山”,采陆氏家训的精粹入疎口吴氏之宗谱,节义之士代不乏人;湖北荆门市“陆夫子祠”穿越八百年的风烟,至今仍受荆门人民的参拜。
陆氏宗祠——大儒家庙
陆氏家训 精神照人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读先贤这些充满了中华文化基因的家训,似乎可以感受到先辈的鼻息体温,似乎当面聆听先辈的谆谆教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是同根共源的组合,家族和谐了,有正能量了,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发表于 2017-4-18 2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化陆姓有数支,为宋元四大家“顾、陆、时、陈”之一。
    一支源于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据《绿荫堂陆氏家谱》记载,南宋时,陆游后裔官平江(今苏州市),遂由山阴(今浙江绍兴)迁居苏州。后来,后裔陆六二迁兴化,为咸淳年间(1265-1274年)省元,官两淮盐运使。陆六二子孙兴盛,人才济济。明代初年,陆容官户部郎中,出使朝鲜,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著有《颐光集》等。陆容子陆瑄,以山水、人物、花鸟画著称,是一位书画家。后来,他任山西大冶县主簿,著有《东湖外使》。此外,陆氏家族中尚有明代进士陆期范、陆锡、陆弥望、陆弥垠、陆原博、陆炎、陆廷抡(参与修纂《泰州志》)、陆李(书法家)、陆篆(清雍正时任四川金堂知县)、著名词人陆震(郑板桥恩师)、陆白义(郑板桥同学)等。
    在陆氏家族中,明代陆西星是一位重要人物。陆西星(1520—1606年),家长庚,号潜虚。明嘉靖十年(1531年),陆西星入县学,于18岁前中秀才。自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至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间,陆西星连续9次参加科举考试,均遭失败。于是,他信奉道教,在海子池方壶岛(今老干局松鹤楼处)建“北海草堂”,潜心研究,传有《方壶外史》、《南华真经副墨》、《愣严述旨》等儒、释、道著述。他在全真道教王重阳的北宗和张百端的南宗以外创立了东派,被称为内丹东派始祖,影响到浙、皖、赣,特别是四川地区,并远播日本、韩国。
    陆西星兼工诗文、书画,传有《楚阳诗逸》。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万历十七年(1587年),陆西星先后主纂《兴化县志》(胡志)、《兴化县新志》(欧志)。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陆西星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榜》。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著名学者孙楷第、张政烺等均认为许仲琳仅为“编辑”书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柳存仁教授考证后认为,《封神榜》作者“实为嘉靖至万历间扬州兴化县之道士陆西星而非许仲琳”。
    另有一支陆姓于明初从苏州迁入。据《风雏堂陆氏族谱》记载,苏州人陆显卿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居兴化城西北隅东皋庄(今中堡镇)。传至第8世陆府,字孔修,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滦州(今河北保定)同知,授中宪大夫。又一支陆姓从上元(今南京)迁入。后裔陆殿鹏,系清光绪二年(1876年)会元,是兴化最后一名进士,授吏部文选司主事。著有《学庸衍义》等。他因父病故返乡后,热心地方公益,出资铺设兴化若干街道。陆殿鹏故居至今保存完好,被当代著名青年作家毕飞宇称为“陆府”,写入小说中。
    此外,尚有一支为唐代以来世居盐城的南宋丞相陆秀夫家族(景忠堂),一支于明初从苏州迁大营陆杨。
发表于 2017-4-18 22: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山东乐陵陆氏宗亲大会陆文虎致辞

本帖最后由 陆紫渊 于 2017-5-17 11:40 编辑

尊敬的各位陆氏宗长、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来自世界和祖国各地的陆氏宗亲代表齐聚德州,举行首次庄严而隆重的公祭陆氏始祖陆通公的仪式。祭祖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事,也是我陆氏子孙认归祖宗、追念祖德、重温祖训、传承祖荣的重要仪式,是历代陆氏宗长教育子弟不忘根本、承先启后、光大家族、叶落归根的必要举措,对于光前裕后,敦宗睦族,弘扬陆氏宗族文化,强化陆氏依归情感,推动陆氏终极关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去年,我和一些宗亲代表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来到山东德州,寻访陆氏始祖陆通公的发祥地和墓地;今天,有这么多宗亲从国内外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心香一瓣、祭拜始祖,这是我们陆氏宗族所有族人集聚心中的深厚情感和长久心愿的实现。没有祖先就没有我,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我们大家都很兴奋、很激动,为什么?因为天下陆氏一家亲,我们心底里都有聚在一起,说说心里话的需求。这种由血缘、亲情和家族、家人之间的关系所表达出的宗亲观念,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大家情感交融,现场气氛极为热烈亲切,我由衷地感到:血确实浓于水,见到你们格外亲。


     
近些年,中国人的真情萌发,本性复苏,各姓氏都在联络聚会,寻根问祖。今天,我们陆氏族人也聚集此地,除了向始祖陆通公表达敬意和感谢,与宗亲联络乡谊,增进亲情之外,我们还想弄清楚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反思过。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由于种种原因,宗亲联谊和姓氏研究中断多年了。1949年以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没有可能理清这个问题;解放后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人敢去搞什么宗亲、姓氏源流的研究。所以,许多人搞不清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只靠自己想是想不出来的,今后和宗亲们在一起,通过祭祖、修谱、建祠堂等,切磋寻根,这个问题就能搞清楚了。值此21世纪之初叶,愿天下陆氏有识之士共同缅怀祖先厚德,明确自身责任,推动陆氏真善美慧的传统得以继往开来,光照寰宇,为全球安定、世界大同的人类未来发挥积极作用。这是我们陆氏祭祖的现代意义,也是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伟大贡献的组成部分。愿天下陆氏宗亲共勉之!


      
第二个问题,我在做什么?中国文化已经不间断地发展了五千年之久,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已经100年,新中国成立已经65年,改革开放也快40年了。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成绩非常可观,但是,我们同时应当看到,与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发生的是信仰的迷失、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所以,我们应当反思一下了。中国是一个有伟大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健全,儒释道得以传承,加上现代文明、科学技术、革命意识形态……,构成了今天的中国。除了这些,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间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使中国屡经磨难而未灭绝的原因,是因为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家世、宗族。我认为,对于宗族、家世的研究远远不够。历史上,各地的宗祠为整饬本姓本族的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宗族有家规家法,由族长对犯错误的族人在老祖宗的像前加以惩戒,实际上是卓有成效的做法。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宗祠被推倒,宗族被打散,人们普遍没有敬畏之心,不知道敬祖,不知道畏天,于是一些人什么坏事都敢干,成了穿着西装的野蛮人。中国传统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具有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因此,我觉得,我们陆氏子孙聚在一起祭拜陆氏祖先,研讨陆氏源流,继承和发扬陆氏优良传统,必定十分有益于净化我们的心灵。从修身开始,然后齐家,这个家,从自己的小家到老陆家,陆氏大家庭。中国现有大约4000个有一定人口的姓氏,每一个家族的风气都变好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了。


      
第三个问题,我到哪里去?我们缅怀先祖,弘扬祖德,就是为了激励我们和我们的后人自强不息,再展宏图!所有的陆氏子孙,都要发扬先辈们为家族的兴旺繁荣而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都要紧密团结,求大同存小异,互相支持,共谋发展。我所认识的陆家人,都极忠诚、极厚道、极本分、极有学识,人也都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在中国历史上,陆家人做出过重大贡献,出现过大量英杰人才。我希望我们陆家人更团结、更上进,为家族和社会的和谐繁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聚在一起了,肯定要研究陆氏文化,凝聚陆氏人心,加强陆氏交流,壮大陆氏实业。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能够做点什么?陆氏家族在各行百业都有许多成功人士,希望大家多出点子,群策群力,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各位宗亲,这次祭祖活动,是我们陆氏家族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今后,我们将会更加深入地开展各项活动,推动陆氏大家庭的交流、团结和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使我们的家族更加和睦,更加兴旺繁荣!让我们的先祖欣慰于九泉!让我们的后人因姓陆而骄傲!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从国外和祖国各地远道而来的所有陆氏宗亲,你们不辞劳苦,千里归宗,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温暖亲情;我还要感谢为本次祭祖大会重大贡献的德州富路集团董事长陆付军先生,感谢祭文的撰稿人湖南中湘实业集团董事长陆镇林先生;更要感谢几位非陆氏宗族的贵宾朋友王涛、王特、曹玉成、傅跃龙、何南等先生,感谢你们指导和参与我们的祭祖大典;我还要感谢对我们祭祖活动给予支持和关心的德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各位领导,感谢为祭祖大会付出了辛勤劳动的秘书处和所有工作人员。同时,我们衷心祝愿在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所有陆氏宗亲,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谢谢!


作者: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陆文虎将军
陆文虎:1950年4月出生,甘肃兰州榆中人。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68年2月从北京101中学入伍,历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战士、直属政治部干事,1982年调解放军文艺社任编辑,不久到总政治部文化部工作,历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副处长、副局长,总政艺术局局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发表于 2017-4-18 2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的开端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谱系 (节选)
                                                                          
┌──────────────────────────────────────┐
│                       ┌三皇┌柏皇┌中央┌大庭┌粟陆┌骊连          │
│              │二伏│氏.┴氏.┴氏.┴氏.┴氏       下续 │
│盘古┌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羲氏┤【三皇二伏羲氏,自公元前四四七七年      │
│氏.┴氏.┴氏.┴氏.┤一燧│●姓│即位至无怀氏公前三二一八年等十八氏      │
│←人类初始,开天辟地 └人氏┤风 └共一二六0年,朝代下续炎帝神农氏】      │
│              ├郝骨氏                       │
│              └女娲,创设婚姻娶嫁制度,人类优生学始祖        │
└──────────────────────────────────────┘

                                                                        
┌──────────────────────────────────────┐
│骊连┌浑沌┌赫胥┌尊卢┌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氏,               │
│氏.┴氏.┴氏.┴氏.┴氏.┴氏.┴氏.┴氏.┴氏.┼祝融┌少典┌石年      │
│  ◎综核史料,无怀氏与祝融氏应属同辈。       └氏 ┴氏  ┴勖其下续 │
├──────────────────────────────────────┤
│                                 少典氏:长子石年(即炎帝神农氏●姓姜)   │
│                                         次子勖其(黄帝轩辕氏●姓姬      │
│                                         又姓公孫是其第十一世子孙)      │
└──────────────────────────────────────┘
                                                                        
注一:
盘古━天皇━地皇━人皇━三皇之一,燧人━三皇之二,伏羲━柏皇━中央━大庭━粟陆
         
━骊连━浑沌━赫胥━尊卢━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氏
                                                  ┗祝融氏━少典氏━ 三皇之三,
                                                            天(字辈)

石年(即炎帝神农氏●姓姜)━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裹━节茎━姜克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日  月   

━榆罔━姜器,,,━齐太公,姜子牙(炎帝三七代)(即黄帝二七代),,,━被黄帝
盈     昃 ,,,    结     姜氏齐国                        

第六十五代田和所篡(姜姓绝祀,史称“田氏代齐”),,,━黄帝第六十八代齐宣王,
(陈姓后改田姓)田氏齐国始                            即田辟疆,妫姓田氏,
                                                 (田氏齐国第四代国君封其子通为
                                                     陆姓,陆通乃陆姓始祖)
                                                
注二:祝融氏,司火器正,即赤帝,火神。与炎帝的后代祝庸(因司火器正,亦称祝融)不是同一个人。后来祝融成了火器正的官职名。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妫姓渊源:
当尧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妫水,发源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南部历山,向西流入黄河。另有一处妫水,发源于今北京延庆县东南军都山,向西南流至河北省怀来县,注入永定河。尧所居之妫水,为源于山西永济历山的妫汭河。
    妫姓是从舜居妫汭开始的吗?《史记`五帝本纪》又记载了关于舜的这样一个故事: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从仓廪上跳下。巨大的竹笠像鸟的两个翅膀,使舜稳稳地落在地上,平安地躲过此难。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舜居妫汭是和父亲及继母住在一起的,换句话说,瞽叟也居住在妫汭,按照以地为姓的原则,妫姓不应是从舜居妫汭开始,而应该从舜的父亲瞽叟开始。关于这一点,西汉人孔安国就明确热指出:“瞽叟姓妫”。这是可信的。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
    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
妫姓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密切的最典型事例就是历史上“虞、芮观周”的故事。“虞、芮”就是当初舜家族活动生息的地方。据说在商朝末期,虞、芮之人发生了争执,久久不能解决。他们听说周国的姬昌是个仁德之君,便到周国请求他们给解决。当他们进入周国时,意外地发现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人们互相礼让,蔚然成风。虞、芮之人感到非常惭愧,他们说:“我们的争执行为,是周人认为耻辱的事情。我们把这不光彩的事情告诉周王,是自取其辱啊!”便没有见周王就回去了
    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
    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已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职说:“我这个亡命寄身之人,您能收容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不敢再当高位。”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关于为什么陈完让自己姓了田,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陈完到齐国后“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还有的说陈完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也有的说陈完到了齐国后,“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不管怎么说,陈完把自己的姓氏改作了“田”,而这次改姓,成了妫姓后裔的王姓在其发展源头上的最后一个醒目的标志。
   田完虽然谢绝齐桓公给予的高位,但田完家族似乎被注定了要在齐国身居高位。在田完入齐约170年以后,田完的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果然,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此时,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100多年了。
    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赢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
齐宣王(?-前301) 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前319-前301年在位。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荀子、孟子等人。
                                                

发表于 2017-4-18 22: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中华姓氏始祖,少典国国君)少典━━有熊国国君黄帝
    (一帝,黄帝;二帝,颛顼;三帝,帝喾;四帝,尧帝;五帝,舜帝)
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挚                          
   (姓姬)┣青阳                      ┗━ 尧(放勋)
         ┗昌意━颛顼┯穷蝉━━ 敬康 ━━┓
                    ┃      ┏━━━━━┛
                    ┃      ┗━句芒━━蟜牛┓
                    ┃┏━━━━━━━━━━┛
                    ┃┗瞽叟(姓妫)┯舜(重华,姓虞)-姓妫-姚-陈-田-陆(陆通,居山东陆乡,传姓始祖)
                     ┃             ┗━象
                    ┣━鲧  ━━禹(文命)
                    ┗━老童━┯━重黎
                              ┗━吴回 ━┓
                               ┏━━━━┛
                               ┗━陆终━━━━━━┯━樊(昆吾,姓卫)
       (居山东陆乡,其子均已改姓,故称得姓元祖)       ┣━惠连(参胡,姓韩、董)
                                                   ┣━篯(彭祖,姓彭)
                                                   ┣━莱言(云郐人,姓郑)
                                                   ┣━安(姓曹)
                                                   ┗━季连(姓楚)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齐宣王之王后:钟离春,史称无盐女。无盐虽然外貌丑陋,却能在进德修业上补救,学识上的修养,事理上的观察,以及道德勇气的培养,日积月累,都有了丰厚的基础,因此在第一次见面的交谈中就能一针见血地切中时弊,畅所欲言,震撼着齐宣王的心弦。齐宣王有事相求就找钟无艳(钟无盐),无事玩耍的时候就只记得夏迎春。史上戏称“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陆氏家族自黄帝而始,取华夏共兴,和国时齐宣王之少子通,受封于平本般县陆乡食采,以封地为姓,为吾华夏陆氏所。通,字季达,自长勤学,学识劣同,佳毁哄传,配颖川王女韩氏。薨,葬于般县乐城,谥号元侯。二世祖发,生女万、皋。父女三人正在齐为秦所灭时壮烈殉国。四世祖扈为皋所生,始皇封其为柱下吏,其现居淮南不仕,自号休休女。扈生贾、资。贾为汉代名臣,协帮汉高祖刘邦平定全国,官拜太外医生。贾以无雄辩之才盛名于世,素无定全国安之功。贾生五女烈、良、蒙、平、信。六世祖烈,字伯元,汉谏议医生,为吴郡令,兵于任上,功勋卓著,葬其于吴地胥屏亭,时代敬仰。烈生二女衡、盱。衡为汉卫尉令,盱为汉襄喷令。衡生坦,盱生鸿……由是陆氏家族迁移移居,完成了由“平本之陆”到“吴郡之陆”的过渡。

陆姓图腾,以危屋华盖重屋(中)和日月升降符号“非”组成(左右)。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陆通像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海昌鹏坡陆氏宗谱: 三十卷,首二卷:[海宁]
作者
(清)陆振之纂修
版本
清咸丰4年(1854), 刻本
居地
浙江, 海宁
先祖/名人
始祖:[唐]陆贽; 先祖:陆忻; 始迁祖:[元]陆元珍
摘要
谱以唐代陆贽为始祖,第七世忻,自馀杭迁山阴之鲁墟,第十六世元珍,元代时自山阴迁海宁鹏墩。卷首上谱序、凡例,卷二、三载迁鹏坡以前系图、世表,卷四、五列传、年谱、遗文、世传,卷六章奏、文移,卷七碑记、祠记,卷八祭文、奏议、杂记,卷九诗章,卷十遗矦考、宗谱考,卷十一家训、祠规,卷十二至二十三世系,卷二十四祠墓志,卷二十五、二十六列传,卷二十八诗词,卷二十九、三十长生支世系表。有咸丰四年钱泰吉序。
陆姓族史
战国后期,陆氏始得姓,其始祖为陆通。《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市一带)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至第六世陆烈,值西汉初,任吴县(今苏州及其外围)令,后迁豫章(今南昌)都尉。卒后,百姓迎葬于吴县胥屏亭,子孙遂定居于吴县。自此则逐渐形成了以吴县为中心的号称“吴郡世家望族”的陆氏大家族(吴郡:今江、浙、沪一带)。该大家族以东汉时的陆闳,三国时的陆康、陆绩、陆凯、陆逊、陆抗、陆瑁,西晋时的陆机、陆云,及至唐代的“六宰相”(陆敦信、陆元方、陆象先、陆希声、陆贽、陆扆)等为代表人物。故而,民间也就有了“云间(指松江)游二龙、嘉禾(指嘉兴)出八貂”的说法。也就有了“江南多巨族,论其盛,未有加于陆氏者也,汉唐上下,文武勋官列鼎铭者达几千余人”(南宋张九成语)的评论。
在二千三百多年间,陆族繁衍的情况如何呢?由于支脉众多,迁徒纷导,我们只好选择重点说个大概。先说始祖陆通(齐宣王之子)的长子,叫陆发,字弘道,后人尊他为陆恭侯。陆恭侯被齐襄王封为上大夫,赐食邑于莱芜(今山东泰山东面莱芜市),这是陆氏二世祖。三世祖陆皋,后人尊为陆昭侯。被齐建王奉为上卿,食邑于楚,娶秦国丞相李斯之妹为妻。四世祖陆邕,字继忠,在秦国做官,升至柱下史。后辞官退隐,自号休休子。五世祖陆贾,是个有学问、有胆略、有远见的政治家兼辞赋家,协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当时赵佗在岭南称帝,刘邦想用武力征服。陆贾说服刘邦,并不辞劳苦,两下岭南使赵佗诚服,得到国家的统一。在《史记》、《汉书》都有记载,清代中叶,岭南陆氏子孙为纪念陆贾,在广州建起"开越陆大夫祠"。陆贾以文代武,以一张嘴取代万千兵马,是用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典范。事成后他回到中土,安享晚年。他生了五个儿子,最有名的是第五子陆烈。六世祖陆烈,字伯元,初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县令,后来升迁为豫章(郡名,今江西省)都尉(辅助郡守并执掌军事的官)。死后吴县人民为报答他任县令时的恩德,把他的遣体迎回吴县胥屏亭安葬。数百年后唐高宗时丞相陆敦信曾立碑纪念他。时至今日,苏州,上海,杭州一带陆姓人举目皆是,许多是陆烈的后人。
    从陆元侯到陆贾,不过经历了五代,但陆氏的足迹己从山东的平原踏至楚(北起河南信阳,南至洞庭湖以南,东北起山东南部,西南至广西东北角)、秦(陕西、河北、四川一带)南越,到了六世祖陆烈,还在江苏吴县落地生根。吴县是陆氏发展的又一个值得怀念的地方。
然而整个陆氏的根络又如何连绵演进的呢?唐代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陆氏三十八代孙,陆庶,时任福建观察使(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官)上书皇帝,请准编写陆氏族谱(注:唐以前编写族谱是官办的,到了宋代以后才有民间编写)。唐宪宗准奏,陆庶便编成历史上第一部陆氏族谱。
陆庶把陆氏分为四十九支,即:颖川、公车、郎中、荆州、乐安、丹徒、宋相、庐江、松阳、武平、郁林、将军、鲁相、谏议、丞相、安南、庄公、太傅、殿中、华亭、屯骑、成都、校尉、中丞、布侯、黄门、长沙、高道、贤良、中书、驸马、车骑、太尉、侍郎、孝侯、石城、大中、梓潼、河阳、山北、山南、富春、遂宁、鱼圻、汉阳、晋陵、常侍、安乐、光子。四十九支,都以祖宗所任官职或任官所辖地方为名。
由此可见,自陆元侯建陆氏以后的一千一百多年间,己散居各地,有相当规模了。
陆九渊、陆游还关心到陆氏族谱的编写工作。陆游(元侯第五一世孙),在他重修的陆氏族谱中,增加了二十九支,分别叫山阴、中允、评书、封川、翰林、陵政、助教、赐绯、太保、太傅、宣奉、楚国、祠部、承奉、提举、金紫、通守、文安、少师、朝奉、宣教、郎中、寺丞、提刑、县丞、县令、推官、判官、渭南。这次陆氏族谱的重修,距陆庶第一次修谱是三百多年。
到了元未,第五十八代孙金紫支的陆迪吉会合楚国支的陆文愚、陆端学等晚辈又重修一次陆氏族谱,把前谱补缺补漏。此谱修成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距上一次是二百年多一点。
自陆元侯创陆氏以来,发展到现时估计为八十世多一点,全国姓氏一万多个,其中汉族姓氏四千多个,按人口多少计,陆姓排在第七十位。江、浙及上海一带是陆氏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古往今来陆氏名人出得最多的地方。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1279年3月崖山海战
提起陆秀夫,也许人们不是太熟悉,但若将他的名字与岳飞、文天祥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你会立马有肃然起敬之感。而文天祥、陆秀夫以及与之同时的张世杰三人,均遭逢宋、元王朝更迭的腥风血雨阶段,为挽救赵宋王朝流尽最后一点血,史称“宋末三杰”。据《宋史》等记载,南宋嘉熙二年(1238)十月初八日,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实翁)出生于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三岁时,为避元兵入侵,随父母移居镇江。十三岁时,又返回原籍,寄居在建阳镇的酺神殿读书精舍内读书。十五岁应乡试得贡补太学牒,十八岁魁省元,十九岁与文天祥同榜中进士。不久,应聘来到抗元名将、两淮制置安抚使李庭芝帐下作幕僚。时值元军大举南下侵犯,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德佑元年(1275),元军水陆并进,深入东南腹地,李庭芝麾下大多离职逃走,只有陆秀夫等人坚守岗位,鼎力辅佐李氏破敌。李庭芝见其忠勇奋发,才能出众,就推荐他到南宋朝廷任职。陆秀夫先后担任了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和礼部侍郎等职。德佑二年(1276)三月,宋恭帝赵显随全太后率百官向元军投降。在国家存亡之际,陆秀夫没有盲目随君降敌,而是设法让度宗的妃子杨淑妃和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出京城临安,重新组织抗元小朝廷。是年五月,陆秀夫拥立九岁的赵昰在温州登基,称端宗。册封杨淑妃为太妃,随后迁都福州。陆秀夫担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军国要职。当时,文天祥在赣粤一带抗战,陆秀夫代皇帝拟《授文天祥通议大夫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诏》,褒奖文天祥抗元举动。因元军步步紧逼,南宋小朝廷不得不南走广东,最后又移到海上船队,与前来侵犯的元军周旋。景炎三年(1278)四月,十一岁的小皇帝赵昰在碙州舟中病逝。“群臣皆欲散去”。但陆秀夫不顾国祚垂危,大厦将倾,在一片悲观失望的声浪中慷慨陈词:“度宗皇帝一子尚存,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此岂不可为国耶?”在他主持下,又拥立八岁的卫王赵昺登基,改国号祥兴。陆秀夫为左丞相,总揽枢密院事,在朝辅政。张世杰为太傅,文天祥为右丞相。六月,又将小朝廷迁至广东新会以南八十里的海上崖山,并在崖山设立行宫和军营,作为抗元据点,驻崖兵力从几万人发展到二十多万。在最后的一年中,陆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支持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受到华南人民及广大抗元将士的拥戴和称颂。祥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壮激烈的崖山海战。在元军强大的攻势下,宋军不得不焚毁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居海上作战。宋军把二十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千余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长方阵。由于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而未在陆上留一支部队驻守,被元军断了淡水和柴薪渠道。二月六日,宋营在连续断水断粮、将士无力再战的情况下,船阵被元军攻破。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在元军围攻帝舟时,先拔剑驱妻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入海,随后跪对帝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说罢,背负宋8岁少帝,蹈海殉国,时年仅42岁。是役,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余万人,南宋王朝政权至此宣告终结。陆秀夫原籍江苏盐城堂号后受封“忠烈堂”,海宁、桐乡、嘉善等嘉兴地区的陆氏后人遂改堂号为“不负堂”,宁死也不负大宋。不负堂的来历也有一说与陆贽有关。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陆秀夫像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发表于 2017-4-18 2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 宁 陆 氏

陆氏溯源
陆氏,曾是江南四大望族之一(朱张顾陆)。陆氏家族名贤接踵,史不绝书,很多人物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陆氏源自虞舜。虞舜把帝位禅让给夏禹后,他的儿子商均,被夏禹封于虞城(妫水,现山西省永济县南部),以“妫”作为整个家族的姓氏。虞城是陆氏的发祥地。
现今的陆氏,源流并不单纯。在陆氏的繁衍壮大过程中,曾有新鲜血液加入。
按《风俗通》考证,虞舜的陆氏,在春秋时,接纳了陆浑国之后。陆浑国,在伊川(今河南省境内),因有一支陆浑之戎居于此而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周景王二十年被晋国所灭。国亡后,其子民以国为氏。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陆氏是上古时期祝融氏之子陆终的后裔。《广韵》称陆姓为“古天子陆终之后。”
南北朝,五胡乱华,又有新的人马加入陆氏阵容,《魏书·官氏志》载:“步陆孤氏改陆氏。”
据陆氏家谱载,陆氏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至舜生于姚墟,而为姚氏厥子商均封于虞国,至宣王辟疆之少子通,封为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市一带)陆乡文候,即陆终之故地,始姓陆氏。
陆氏各支,都奉战国时齐宣王少子通为得姓始祖(图一)。陆通不谋爵禄,谥“元候”;生恭候发,为齐上大夫;发生二子:万,皋;皋生邕;邕生汉大中大夫陆贾。(图二)
陆贾在汉初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得汉高祖信任。《史记》载《大中公列传》:“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候。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贾总结秦亡教训,写成十二篇奏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吕太后专权,陆贾称病隐居,以千金分授五子,以置田产,令为生产,不问政事,以避祸乱。
汉初,陆贾后裔陆烈为始迁吴郡之祖。子孙繁衍,文治武功交相辉映。陆氏传至第十七世闳,字子春,为颍川太守、尚书令,子三:卬、温、桓,号颍川支,时在东汉前期。自闳传至第三十三世,又析为四十九支。唐·元和中,陆庶作四十九支谱。今存清·咸丰四年刊《海昌(海宁)鹏坡陆氏宗谱》,载有《受姓祖以下分支图》:
(1)闳,东汉尚书令,颍川太守,为颖川支祖。
(2)温,东汉郎中,为郎中支祖。
(3)卬,东汉侍御史,迁公交车司马,为公交车支祖。
(4)逢,东汉尚书,封乐安侯,为乐安支祖。
(5)稠,东汉荆州刺史,为荆州支祖。
(6)寂,东汉宋王相,为宋相支祖。
(7)康,东汉忠义将军,始仕庐江太守,为庐江支祖。
(8)肃,东汉侍御史,尝任丹徒令,为丹徒支祖。
(9)礼,东汉宣诏郎,后廷中书令,封松阳侯,为松阳支祖。
(10)党,东汉折冲将军,为将军支祖。
(11)绩,吴郁林太守,车骑将军,为郁林支祖。
(12)亮,吴武平令,为武平支祖。
(13)谓,吴大司马,鲁国王相,为鲁国支祖。
(14)恢,吴谏议大夫,为谏议支祖。
(15)逊,吴镇西将军,加大都督左丞相,封华亭侯,为华亭支祖。(也作江陵支,逊后来改封江陵侯)。
(16)凯,仕吴至左丞相,封嘉兴侯,为丞相支祖。
(17)胤,仕吴至安南大将军,封都亭侯,为安南支祖。
(18)喜,仕吴至吏部尚书、屯骑都尉,为屯骑支祖。
(19)颖,吴庐江太守、成都内史,为成都支祖。
(20)徽,吴中书舍人,屡迁至太傅,为太傅支祖。
(21)岩,吴殿中丞,为殿中支祖。
(22)缙,吴御史中丞,曾任石城令,为石城支祖。
(23)敞,仕晋至给事中、黄门侍郎,为黄门支祖。
(24)鄙,晋建林校尉,牙门将军,为校尉支祖。
(25)式,吴御史中丞,为中丞支祖。
(25)式,吴御史中丞,为中丞支祖。
(26)珽,晋散骑常侍,封布侯,为布侯支祖。
(27)常,晋封永昌县开国侯,谥庄公,为庄公支祖。
(28)玄,晋安平太守,迁中书侍郎,为中书支祖。
(29)班,晋附马都尉,封棘阳侯,为棘阳支祖。
(30)晔,晋尚书左仆射,赠侍中、车骑大将军,为车骑支祖。
(31)玩,仕晋至司空,赠太尉、兴平伯,为太尉支祖。
(32)瓘,晋中书侍郎,为侍郎支祖。
(33)林,高道隐居,不求仕进,为高道支祖。
(34)异,晋长沙王相,为长沙支祖。
(35)皎,三举贤良不就,为贤良支祖。
(36)钊,仕晋至大中大夫,为大中支祖。
(37)迈,仕晋至吏部侍郎,封孝侯,为孝侯支祖。
(38)彪,仕晋至奋威将军,居温山之北,为山北支祖。
(39)周民,仕晋封梓潼县开国公,为梓潼支祖。
(40)戎,晋殿中侍御史,封都亭侯,居温山之南,为山南支祖。
(41)逸,晋怀远将军,封武宁侯,为武宁支祖。
(42)当,晋河阳令,为河阳支祖。
(43)坦,晋富春令,为富春支祖。
(44)元之,任本郡从事,辞职隐于鱼圻,为鱼圻支祖。
(45)顼,任汉阳令,为汉阳支祖。
(46)顺,梁常侍,为常侍支祖。
(47)征之,梁晋陵令,为晋陵支祖。
(48)追,仕陈历官中书令、光禄大夫,封遂宁侯,为遂宁支祖。
(49),隋中书舍人,赠少府卿,为少府支祖。
(50)邦宪,仕平阳丞,迁汀州从事,为平阳支祖。(第五十支为后人所补。)
     陆贽(754年—805年):系陆氏第四十世,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鸿词、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后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著有《陆宣公翰苑集》二十四卷行世。
宣公后裔秀州十二支:盐官支组;枢密支旋吉;朝奉支居纯;神童支幼学;吏部支峻;尚义支宗秀;郡宗支杨;靖献支正;乐耕支宗达;万石支宗俊;锦衣支;南陆支。

海宁陆氏渊源
据陈伯良先生编著的《海宁文史备考》中《海宁姓氏源流纪要》篇内有关于海宁陆氏渊源的零散记载:
吾海宁支实始嘉郡。维安公,讳适,号静夫,唐宣公二十一世孙。当元末倥偬之际,卜居审山西十五里僧舍,陆家亭其遗荫也。公生四子,以长子养浩公贵,明成祖朝累授封刑部侍郎;仲赘袁花里,遂择鹏墩居焉;叔迁本邑城西陆家牌楼即是。养浩公子,讳子孟,洪武乙丑进士,仕至少司寇。(邑人陆嘉淑《接济陆氏谱略序》)。
据嘉兴陆祖谷(已故台大校长陆志鸿先生生父)在1932年编写的《吴郡陆氏窦巷支世系图表》所载:陆逊子抗、庠、奉以下,在逊弟瑁于嘉禾二年修宗谱时,已别为嘉陵支。瑁字季璋(配张氏,张昭女),葬松江府西二十里尤墩,任议郎,选曹尚书。子六:长子滂,字孟博,吴偏将军,海昌屯田都尉。下传为陆氏议郎支。故海宁与海盐陆氏,系逊弟瑁之后裔。不属陆逊后代。
又据同书记载:陆逊为第二十三世。逊弟瑁传至陆氏第四十七世淇,居海盐武原,分为盐官支,一名庆国支。传至六十世应本、应成,应本生于南宋端平年间(1235——1236),咸淳元年(1265)进士,卒于元至顺三年(1332—)。六十一、六十二两世在元代,六十三世在明正德四年。(据嘉兴吴心澄摘录资料)
(明)陆华,字德英,号实斋,由进士官终兵部侍郎。始自仁和,迁居接济村。有《移建宣公祠于接济村落成纪事》五绝诗一首。
陆冰修先生嘉淑……故居在特派员塘之接济村,俗名陆家坝……后以五年中三遭回禄,遂寓居紫硖。(清邑人徐洪厘《海上旧闻》。转引自管元耀《海昌观》)
州城东北六十里彭墩之乡,自明初至今五百余年,聚处数百年,皆陆氏宣公之裔也。(钱泰吉《彭墩陆氏谱·序》)
海昌彭墩陆氏,系出宣公。宣公七世孙评事忻始居山阴,九传至元高士伯玉,自山阴来迁焉。高士之世孙俨,始分居祖宅齐贤里。今又十数世矣,世以耕读重于乡。(钱泰吉《陆绛亭家传》)
海宁的陆氏,系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之弟陆瑁之后裔。
陆逊在东吴时曾任海昌屯田都尉,知县事;曾在路仲里训练军队,出征讨剿会稽贼帅潘临及鄱阳贼帅尤突;胜利后拜定威校尉,赐配孙策之女。陆逊在海宁任上,开仓赈贫,劝督农桑,募兵操练,颇得民心。陆瑁字季璋,征拜议郎,适曹尚书。陆逊与陆瑁为陆氏二十三世。
彭墩始祖高士伯玉公,元代时,从山阴迁居袁花里贤桥。随着子孙的繁衍,遂分居在彭墩周边的彩虹桥南北、车里、坟前、菱角湾、台上等村庄;有一支迁往祝场。
鹏坡陆氏,因陆宣公十五世孙廷芳(桂)以修职郎佐杨梓,宦寓鹏坡;生子元珍,赘于海宁沈东阳家,遂居彭墩。元珍生应仁;应仁生枢、机;机后迁居桐乡长生桥,为长生支;其在彭墩者皆枢之后。
据《海宁州志稿》,海宁陆氏自宋至元、明、清,有十一名进士:
陆起:宋仁宗五年进士,郑獬榜。
陆洙:宋·嘉泰二年进士,县尉。
陆子孟:字养浩,明太祖十七年贡监、洪武乙丑丁显榜进士。
陆大有:明孝宗辛酉科进士。
陆宗俊:明英宗朝进士。
陆州:字汝行,号宾海,明武宗朝进士。官至徽州知府,后任江西副使,九江安庆兵备道。
陆一骐:榜姓朱,明人,丙辰进士(《海宁州志稿》仍为陆姓)
陆钰:字尔式,号真如,明举人,进士。清兵入关,为明殉节。
陆元烺:字韫山,号虹江,长安镇人,嘉庆丁丑进士,官江西布政使署巡抚。
陆景华:嘉庆壬戍进士,官温州府学教授,致仕后主持长安仰山书院多年。
陆文翰:清·顺治进士。
其余仕宦:
陆远:宋·崇宁元年新南庚县通判。
陆怀悌:明武宗三十五年监官、王府审理。
陆世文、陆应龙、陆言:岁官,此三人年次不详。
“江山代有人才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海宁陆氏注重耕读传家,“贫寒之家,亦有藏书。”在历朝历代的官场、文坛、商界都不乏俊杰精英,为海宁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海宁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作出了不菲的业绩。


发表于 2017-4-18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鹏坡(彭墩)陆氏支系
海宁鹏坡(今名彭墩)陆氏始迁祖,是宣公第十六世元珍,其父桂,字廷芳,原任修职郎,协赞浙西宣慰使保障海盐澉浦卫,百姓感念其恩德,卒后葬澉浦东塘。元珍迁居海宁鹏墩乡。
《海昌鹏坡陆氏宗谱》于咸丰癸丑(1853年)重修,民国甲寅(1914年)续修,为希贤祠藏版。续修本以鹏墩陆泑山为发起人。
陆泑山是鹏墩首屈一指的富商,在海宁地域有很大声望。民国时曾有民谚云:“海宁城东三只虎:周王庙周其虎,水北王家王欣虎(水北,袁花与海盐交界处,现名新功),彭墩陆家陆泑虎。”陆泑虎就是陆泑山,他育有五子,其中三子受清庭诰赠、晋赠官衔。陆泑山善于经商,他先在旧仓开设过塘行,通过多年经营,业务扩大;又在县城盐官开设过塘号(钱塘江海运码头,过江储存、转运货物的货栈),有房数百间,雇工数百人,号称“陆干大”。他靠经营过塘号致富,在祖居地建造了一批房屋,后又扩建到墙边(小地名),这位富甲一方的儒商,是彭墩陆氏宗谱的续修人。
鹏坡陆氏还有两位人物值得一书。一位是明朝官员陆九韶,另一位是终生不仕、傲视权贵的布衣陆素生。
陆九韶,海宁彭墩陆氏裔,明末官员,国子监生,福建邵武府经略,仕至南直凤阳府通判。
陆素生,属海宁彩南支(彩虹桥南,今属袁花镇),字少白,清乾隆、嘉庆年间诗人。宁困顿,终生不仕;事母至孝;曾为句读,应童子试屡不就;独眈为诗新颖;视世俗荣利如粪土。据《海宁州志稿》载:少白某日游西湖,有权臣慕其名,欲网罗麾下,舟楫循踪,终不得觅。著《于斯阁诗钞》六卷。
彭墩的陆宣公祠位于彭墩庙西侧,由前后两埭各五间组成,是彭墩陆氏宗祠。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裔孙陆克谐(建德县教谕)和陆奕观重修;清·光绪年间,里贤桥富商陆齐寿(名振之,字舜球,号泑山)出资重修;(图十)1957年,该祠被拆除,建彭墩供销社。
陆氏大墓,在海宁东北彭墩河上,为陆氏始祖伯玉公墓,下逮八世皆合葬于此,该墓当属元季明初所迁。(图十一)
家训历来作为训育儿孙,诫勉后人的传家宝。陆氏靖献支的陆珪,有《家训》十四则:一曰勤俭起家;二曰诗书不坠;三曰兄弟友爱;四曰则利分明;五曰内助要紧;六曰继娶须知;七曰早完粮税;八曰宗族处分;九曰谦虚忍耐;十曰款待宾客;十一曰敬老恤贫;十二曰禁绝倡优;十三曰严禁出入;十四曰惩戒十恶。
陆珪孙陆杲,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手书《陆氏家训》教育子孙:四民之以,士农工商;孝悌忠信,人道之纲。以非四民,即为游惰;人去四端,即为非类。故不孝不悌,不可以为子;不忠不信,不可以为人。凡我子孙,有官职者,以正直忠厚为本,以公廉仁恕为心,谦恭勤慎,节用爱民,忠贞体国,翼翼小心。居田里者,畏法度,谨赋役,勤学好问,修己乐群,孝养父母,勤俭守分。或服田力穑,或经营商贾,或医卜、训蒙、佣作、工画,虽为小艺,说可自给。勿游惰赌博,勿嗜酒宿娼,勿争犯斗上,勿欺骗良善,勿交游非人,勿好兴词讼,勿惰误官粮,勿负赖租债,其或下流无耻辱其先人,苗裔不明、自犯徒配者皆不得入祠与祭。凡我子孙能钦遵高皇帝圣谕者即为良民善士,能恪守祖宗家训者即为孝子顺孙。呜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善恶萌于一念,相悬不啻千里。戒之哉!戒之哉!
海宁彭墩陆氏继承良好家风,在宗谱中有“忠孝传家世,诗书启俊英;渊源征道德,经济焕文章”的训语,是陆氏家族的为人处世经验总结,更是陆氏宗族得以数千年绵延不绝、香火鼎盛的秘诀。
鹏坡宗谱中录有《敬字公难字训》:世人看得无一难事,所以行去无一非难事。不知事亲难在够不够难。爱交友难在择不择难。终读书难在一不一难;通见事难在明不明难;应治业难在勤不勤难;成制用难在俭不俭难;继宅心难在厚不厚难;容出言难在慎不慎难;信范家难在肃不肃难;率处世难在和不和难。行知其难,勉其难,斯不难矣。
陆氏彭墩的先辈们用心良苦,西坡翁还勒石刻碑,警示后人。
《西坡翁遗训(石碑文)》:西坡翁曰: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韧以非难,守成非易。故历代尚有废兴。况吾庶人之家,上供王税下长子孙,基业几何?故曰:“成立之难如升天,废坠之易如燎毛”。惟为善阴当庶可延庆祚于冥冥。故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又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所谓善一念合天就是。凡所谓恋一念,损人利己之心将无所不至矣。吾三岁失母,十二丧父,即遭外人黠讼,赖有祖宗一念之善延祚至今,吾今年七十余矣。里多存粮,吾为查明里之版册,吾为厘正,虽无甚显德大功于吾乡人,亦无负矣。吾今为祠屋若干间,碑石几处,祭田几亩,祭器几件,上以祀祖,下以传子孙,非能创业,姑不废坠于先人耳。子孙者,思吾所未备,干吾所未为,大我门闾,光我族姓,贤之上也。仅守家法,务本力穑,以延飨祀,贤之次也。寡廉鲜耻,无礼无义,毁我成业,败我家声,即不才子孙毋入此庙门矣。为贤由汝,为不贤亦由汝,汝祖德薄不足师法,上思赫赫宣公之胄,其忍玷之耶?宜痛省之,宜痛省之!(大明嘉靖十六年丁酉孟春吉旦西坡立石)
《海昌陆氏重修宗谱序》:海昌多数百年旧族,闻人相望;然皆居城市,仕宦而后往往散处北方,不能归或稍僻远;亦有失以迁徙,归与本宗算可纠合者。州城东北六十里彭墩之乡,自元季至今五百余年,聚处数百家皆陆氏宣公之裔也。不必膺显仕、拥厚资,而祠墓之祭久;而该处谱乘之修,越数十年必一举。宣公出书德远矣。然亦其地深受华嚣之玩,不接于耳目;长老之教,得周于比闾。又与所建村而居,世为婚姻,朝夕洽比者,文公之裔朱氏也。两姓皆大贤后,共为士。各讲道论德,远有师承;服田稼穑之家,亦皆勤本些、敦节义。余故于海昌旧族若朱氏、陆氏者,尤乐道其家风之美。为陆氏,则泑山明经与余最密。其祖父之美行,显及第之才人,与夫女士之节烈卓著者,既屡见于余文矣。草此以后,泑山即属。泑山书已为其言。(咸丰四年二月朔)
《陆氏族谱原序》:我家自汉初,受封徙居吴地,乃文乃武,惟考惟忠,几及千年,轩冕无坠。暨手三吴建国,两晋乘衣,四丞相用德匡君(逊、抗、凯为吴相,玩为东晋相),十将军推忠定乱(勋为大将军、党为折冲将军、绩为偏将军、胤为安南大将军、庠为平魏将军、鄙为牙门将军、晏为椑将军、逈为上将军、晔为车骑大将军、彪为奋威将军)。昆山三凤,谷水二龙(抗、云眈为三凤、机、云又为二龙)。五侯第士,六叶金貂(祎封海盐侯、景封毗陵侯、班封棘阳侯、育封钱塘侯,、鉴封西阳侯,是为五侯。英、玩始、万载、仲元、惠远、久世为侍中,皆有名,时人方之金张二族。王僧达曰:“陆子真六世内侍,吾之流亚矣”。)爰至皇唐,儒风大振。法言先生撰切字韵为世规范。珣,国子博士,著述音义为世楷式(德明着九经音义二十卷,以行于世)。司仪名于书翰,赞善振于家声。四子之中,三世之美(司仪郎柬之、赞善大夫彦、远征君处士,曾自唐·天宝中,三代著名于书法)。八貂耀于前(泌、湹、涧、淮、灞、浐、渭、沣八人,齐望之子皆有重名,继列西台北省)。久相荣于后(敦、信、象先、元方、贽扆六人皆为唐相),文章轩冕已见于前朝,礼乐缙绅复联于当代。江左望族,谱内具记芳猷。吴氏盛事,录中备扬贞烈(吴氏西斋盛事,录中备载)。而况近日西台、东观、北省、南宫继有其人,多归灵德。凡有子孙,无或堕之,备齐先绪,示以后裔。


发表于 2017-4-18 2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官支系
与山阴支同出于唐宣公陆贽的大族为盐官支。盐官支后裔有散布于苏州、松江等地。
陆贽孙宗阮、宗衎。宗衎之后有山阴支。宗阮生涤,涤生熙,熙生组,组为盐官支祖。组八世孙旋吉为枢密支祖。清抄本《陆氏家史》中,“熙”作“崇熙”;“组”作“徂”;“旋吉”作“逢休”,字旋吉。
《陆氏家史》载有陆宗秀在明·宣德十年(1435年)撰写的《枢密支谱序》,涉及到前代修谱情况及各支盛衰。
我陆氏宗谱,始撰于唐屯田郎中景献;而御史中丞庶列为四十九支图。五代之乱,大半亡逸。宋少师务观公乃重修之。元·延佑间,我曾祖靖献府君再经修葺,今名《靖献谱》。所谓四十九支者已亡其二,靖献补鸾台一支为四十八支。鸾台者讳元方,唐天后朝为鸾台侍郎、平章事,太尉支之后,金鸡象山先生之祖也。传至于今,唯太尉与我侍郎支最着。侍郎支至宗阮、宗衎而始分。宗阮曾孙庆国组(本作组),靖献谱分为盐官支。宗衎生章,章生博士谊,为博士支。四传而至中允旺、太保昭,此山阴二十九支之始也。盐官之后散居海盐、华亭、苏湖间,又析而为枢密支、神童支、朝奉支、吏部支、郡守支。宋末兵燹竞起,神童、朝奉谱牒无传,郡守支亦三四传而无考,凡今见于谱者唯枢密、吏部两部而已。然枢密支如平阳同理子孙皆微,独我靖献子孙幸叨先泽,稍后振起……”
序中所说的唐屯田郎中景献,就是武后时宰相、吴县陆元方之子陆正。太尉支与侍郎支都是三国吴吏部尚书陆瑁后裔。瑁第四子英之子玩、瓘,各为太尉支、侍郎支祖。太尉支之后有鸾台支,其后有吴江支、金溪支。侍郎支之后有宣公支,其后有山阴支,盐官支。
盐官支祖徂传至玄孙承祖,生滋、居纯、居裕;滋孙逢休,开枢密支;居纯孙友谅为朝奉大夫,开朝奉支;居裕曾孙峻开吏部支;峻玄孙能仁,字寿春,自海盐六都迁于灵溪,俗名姚滩,为灵溪支;能仁生百乘、千祥,千祥孙宗善迁居华亭。百乘传至灵溪第七世序,生楠、楩、槐、相、棨、概、干。楠字大用,号静山,为静山支祖。楠玄孙之祺,字幼塘,号筠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任金溪知县。槐字良卿,号迎川,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祀于江西万年名宦祠,为万年支祖。相字良臣,号鹤泾,明贡授江西建昌经历,为建昌支祖。棨号怀菊,为怀菊支祖。概字良平,号桂轩,为桂轩支祖。干字良植,号东洲,为东洲支祖。
陆组传至陆氏四十九世陆起。无锡仰贤堂1948年所修一百二十七卷本《陆氏世谱》载“起为北宋·庆历六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但《宋史》、《苏州府志》、《江阴县志》皆不载。《海宁州志稿》中称“陆起为宋仁宗五年进士,郑獬榜”。陆组八世孙逢休(旋吉)长子韶之,字符美,仕至监察御史,居临安为临安支组。韶之长子景瑞字子正,判江宁府,居汾湖(在今吴江嘉兴之间)。景瑞子邈,字惟远,为平阳知县。邈子汝楫,字济民,被奉为汾湖支祖。韶之次子景宽生适,字惟安,居海宁,为海宁支祖。
逢休次子凝之,字符聚,为国子学录,传至第七世有唐弼、唐卿。唐弼字行方,迁居崇德(今桐乡)语溪,为语溪支祖。
逢休第三子永之,字符长,兖州观察推官,配宋宗室女仁寿县君,生子景蕃。景蕃长子达,有曾孙唐俊,字英甫,居嘉兴,为嘉兴支祖。唐俊孙士宾,字彦从,居嘉善奉贤乡,为奉贤支祖。景蕃次子遒,字惟清,为归安(今吴兴)主薄,居湖州,为归安支祖。

清·光绪年间,盐官人陆万成出任海宁州官吏,主要负责地方公共性建筑的建设及修缮。盐官城北的平安桥始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已历一百四十余年,年久失修,有坍塌之危险。陆万成为造福乡梓,毅然决定独资重修平安桥,亲自雇工备料,监工督修,风雨无阻,于1874年将平安桥修缮一新。陆万成又陆续重修了宁郭塘上的宜家桥、宁袁塘上的王家桥,并出资修造了一座桥名“的笃”的石板小桥。陆万成重修四桥,深得百姓赞誉,颇有官声。
民国年间,盐官支陆氏出了一位知名度颇高的人物——陆宗舆。陆宗舆在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他被乡人开除乡籍,里人勒石刻碑藉以警示后人
海宁陆氏元珍,溯源支系图《吴郡陆氏春秋》
路仲(洛塘)支系
据洛塘陆氏支系名士陆嘉淑《接济陆氏谱略序》云:“吾族自两汉来,代有名臣逸士,功业文章华亭丕着,理学渊源金溪独隆。嗣后丁愈紫,而分徙之地不一,或宦迹所至流寓治郡;或行旅所羁寄籍他乡;或因沧桑而离故土;或姻娅而筑新居所在成族。克光克裕,追朔厥本,系出同源。学使和州公讳舜,尝云:“天下无二陆”,确有谱序可稽,非浪语也。今同姓散处,显荣者不可数计,而嘉郡、当湖为尤盛。吾海宁支实始嘉郡维安公。公讳适,号静夫。唐宣公二十一世孙,当元末倥偬之际,卜居审山十五里僧舍,陆家亭其遗荫也。公生子四,以长子养浩公贵,明成祖朝累授封刑部侍郎。仲赘袁花里,遂择鹏墩居焉。叔迁本邑城西里陆家牌楼,即是养浩公,讳子孟,洪武乙丑进士,仕至少司寇,终年乏嗣,遵父命,权以季弟德英公讳华随任抚育承祧。德英公三子,以长改继养浩公,相传出赘盐邑横山张氏,故张氏有一支本系陆姓,年远世更不可考矣。次夭折有遗孤,随母氏居桐邑外祖家,云长生桥陆其后也。幼即耕隐公讳昂公,系吴氏出。德英公晚年宅舍遭回禄,移居接济村,离旧址二里许。今族尊德英公为始祖,职是故耳。耕隐公承业中落,命子习举业外兼治白圭之术,故家号素封文风不坠,争艺苑名列雍中,历数百年至今不替。”
从此序文中可知,洛塘陆氏支系,源出鹏墩。路仲陆氏,宋、明两朝趋于鼎盛时期,颇多文人雅士。
陆州,明武宗朝进士,官徽州知府,后官至江西副使,九江安庆兵备道。
陆一骐,明丙辰进士。
陆钰,明代举人,进士。明末,清兵入关后,绝食殉节。
陆景华,嘉庆壬戍进士,官温州府学教授。
陆之翰,清·顺治进士。
陆嘉淑(1620年—1689年),路仲陆家门前人(即今白虎桥东北处)。字孝可,又字冰修,号辛斋,又号射山。明嘉兴府学生。受其父影响,终生不仕。其父钰,饱学之士,家中建有藏书楼曰“蜜香楼”。藏书无算,名闻江浙。父亲为明殉节在陆嘉淑心中留下了烙印。他自小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八岁吟诗作文,作径尺大字。十多岁时诗文书画俱精,名闻遐迩。年少时与数同好游盐官,在陈家的隅园(即后来的安澜园)诗兴勃发,作七绝两首。诗意清新,意境旷远。
池阳堂外水连天,拂簟曾经枕石眠;
画角吹残春竟老,此生输却五湖船。

翠袖凭栏坠粉红,采莲歌断晚来风;
百年合榭深非昨,庆历风流想象中。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陆家的“蜜香楼”毁于一场大火,数万藏书化为灰烬。陆嘉淑为此大病一场。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博学鸿词科,征举天下名儒。其时陆嘉淑之诗名文采皆不输于一流名士。京师公侯权宦争相推崇。1679年,嘉淑赴京师应试,在京师邀约文友王士祯等饮酒唱和,纵情山水,而于仕途则弃之如敝帚。陆嘉淑一生著述甚丰。
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为陆嘉淑的女婿。两人是翁婿,也是师生。查慎行少时曾在路仲接受陆嘉淑的训育。查慎行闻名于世的诗文无疑也有陆嘉淑的陶冶;而陆嘉淑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也对东床快婿产生了深远影响。
陆嘉淑之弟陆宏定也颇有文名,有著作传世。
陆以钧、陆以铧两兄弟,兄为监生,弟为贡生,两人著述颇丰。
陆以馆,贡生,官户部主事,著《耦庐诗钞》、《指迷语录》。
陆以钧之长女陆慧、次女陆珍、季女陆湄,均留有诗集。

长安镇陆氏支系
旧时长安镇坊间有谚云:“陈、朱、包、顾、陆,囤米三千六”;“陈、朱、包、顾、陆,银子过廿八(万两),害得穷人吃薄粥”。意谓长安镇上的五大豪门大族家底殷实。良田千顷,家财无算。旧时,陆氏在长安镇上经商开业,生意兴隆,店面房橉次节比,坊间有“陆半镇”之说。



待考资料
(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首2卷,20册,陆振之纂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刻本。(上海市图书馆)
(海宁)《海昌鹏坡陆氏宗谱》30卷,24册,陆鹤翔等修,民国3年(公元1914年)希贤祠刻本。(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吴郡陆氏窦巷支世系图表》,不分卷,陆祖谷纂修,民国22年(公元1933年)石印本、(江苏苏州市图书馆)、(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2013年元月整理
发表于 2017-4-19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初洪武年间,江南曾有相当一批人徙入苏北。然而,对于这场移民的文字记载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十分零散,只是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有人怀疑这场移民事实的存在,或有人把传说内容当成完全的事实。本文试图把零散的文字资料和广为流传的口碑资料结合起来,加上可供佐证的其他相关档案资料来讨论这场移民的有关问题。民间把这场移民称为“洪武赶散”,我们则称之为“洪武移民”。
      一、“洪武移民”的事实是否存在
      家谱、族谱是反映一个家庭的家庭文献,自然是我们研究人口源流的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从能见到的家谱、族谱中,我们找到了有关这场移民的资料。现藏于兴化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室的《(咸丰)施氏族谱·卷首·序》中说:“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家族的《书带草堂昭阳郑氏家谱》记载,始祖重一,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兴化。任大椿家族的《经训堂任氏族谱》记载,任氏原居苏州,元末迁兴,另有一支迁东台、一支迁宝应。邗江头桥《黄氏宗谱》记载,黄氏祖居姑苏崇明,明洪武年间兵燹,一支迁维扬安阜洲。高邮菱塘回族乡杨得良家谱记载:“始祖修生乃姑苏吴门人氏,当时太祖始起义兵伐苏??修生携眷北迁,道经维扬之北菱塘回回湾之地,爱其风俗,乃居之??。”江都邵伯《王氏家谱》说:“本太原人氏??迁苏州,洪武初迁甘棠。”宝应《朱氏家乘》记载,朱氏原居苏州,洪武初由苏州迁宝应。《乔氏家谱》记载,乔氏始祖由山西襄陵迁苏州阊门外,明初自苏州迁宝应柘沟,后迁入宝应城。此外,邗江的《孟氏家谱》,兴化的《韩氏族谱》、《庆云堂徐氏族谱》、《风雏堂陆氏族谱》、《大禄阁刘氏族谱》都明确记载了他们的家族明初由苏州迁来。
  咸丰以后的家谱、族谱常有攀附,因而可信度大打折扣,但上述所列家谱、族谱者是咸丰以前的。地方志书中对这场移民也有记载。民国《泰县志(稿)·卷二十二·氏族》记载了泰县一些家族的情况:“王氏原籍山西太原……自宋南渡始徙新安,后因兵乱复徙姑苏。明太祖统一海内,其先世伯寿思归土仍徙江北泰州之安丰场,此王氏迁泰之鼻祖也。”“吴兴沈氏”条下注“沈氏先世系出吴兴,明初沈有成由姑苏迁泰。”“湖州费氏原为浙江湖州籍,明初有名陶然者始迁于泰。”“苏州徐氏”条下注“徐氏系出颛顼??子孙散处四分,而苏州尤盛。明洪武初,张士诚据姑苏,有徐大岗者迁避于泰之北关外东坝坊。”民国《阜宁新志·卷十五》载“境内氏族土著而外,迁自姑苏者多。”民国《泗阳县志·卷二十一》载,席氏、唐氏、吴氏、朱氏于明初分别由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句容、吴县枫桥迁入。
      语言是记录社会变迁的特殊档案,某种方言的形成与移民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移民史可以用来解释方言的部分成因;反过来,方言现象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证。苏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北方官话中的江淮官话(包括洪巢片和泰如片),江淮话和北方话(狭义的)分界线是以有无入声为主要划分标准,江淮话保留古入声调类,以喉塞收尾,北方话入声消失。江淮话的北沿地带自东南向西为灌云北部、新浦、东海南部、新沂、宿迁东界里侧一个狭长条、沭阳大部、泗阳西部、泗洪大部,这和我们调查中听到自称来自苏州阊门的移民到达的苏北地区的北沿界线是基本一致的(我们在宿迁调查时,自称来自苏州阊门的就少得多,到邳县就基本上听不到了)。有资料证明,今江淮地区当时的方言和今山东、河南地区当时的方言是基本一致的。从《韵学集成》、《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国经》等历史语言档案资料来看,北方语的入声消失是在15世纪至17世纪初。明初,北方话中虽然还有入声,但已显出明显的消失的趋势。扬州、淮阴等地,地处大运河畔,当交通冲要,南京又是明王室的政治中心,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江淮地区的方言也应当和北方话一样,入声逐渐消失。然而现在的事实是江淮地区的方言中入声得以保留,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也有入声,而“苏州”移民在苏北地区的北部边界和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界基本一致,这就绝非偶然。民国《泰县志(稿)·卷二十五·社会四》中记载了一条泰县谣谚;“革丁革丁梆梆,革到杨家庄上,杨家庄上失了火,大的小的跟了我。”在这谣谚的注中说,“泰县方言 ‘我’字读成鼻音,若‘引’,则明洪武迁苏民于泰以后转变而成之音也,此‘我’字独作官音,与火叶,则此谣谚之起必在明前。”这里所说的泰县的地域范围相当于今泰州市海陵区、姜堰市的辖地,今这块地域的方言读此谚并不押韵,若按官话读则押韵,这就说明在明以前,这块地域的方言已接近官话,洪武年间的大移民使这块地域的方言发生了变化。直接的语言佐证材料,我们还可以举出若干,如古咸山两摄的今分类,北方话(狭义的)为一类,江淮话普通分为三类(南京方言两类),和吴语相同;韵母的高元音化、单元音化、鼻化也和吴语相同,这里我们不一一详细列举了。我们在苏北平原进行调查时,还听到一些关于这次移民的故事和传说。有关于这次移民的背景的,如说江南有一种大麻蜂(影射朱元璋,传说中他是麻子)螯人,人被螯即死,只有逃到江北才能避灾;有描述移民行进途中情景的,如说船行至江中,有江猪(谐“朱”)要吃人,常常将船掀翻,多亏船神保佑才能到达长江北岸,但江猪不死心,就在北岸掘岸,以至长江北岸时时坍江;还有移民与土著在体质上存在差异的,如说移民后裔的两脚小趾甲中有破痕或是灰趾甲等。这些故事或传说,孤立起来看近乎荒诞,但如果把它和这场移民的其他佐证和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它实际上反映移民们对这场人口大迁徙的态度,也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这场移民存在的口碑档案。
      二、“洪武移民”的历史背景
      在元朝末年的反元大起义中,苏北地区是反元义军之一的张士诚部崛起之地,也是后来各路割据势力相互兼并的主要战场。在苏北,争城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加上连年灾荒,苏北平原人口流失、户口凋零、田地荒芜,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明初,昔日繁华的扬州为朱元璋所得时,“城中仅余十八家”(《洪武实录》),这十八家也是“兵火之余也”(《嘉靖惟扬志》),“淮安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民国《盐城县志》),这些说法虽说可能有些夸张,但当时苏北平原“地旷衍,湖荡多而村落少,巨室小,民无盖藏”(《嘉靖惟扬志))则是事实。明王朝要巩固政权,首先就得繁衍人口,恢复生产。明王朝为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之一便是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徙。移民的原则是“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规定对移民“给牛种车粮,三年不征其税;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明史·卷七十七》)并鼓励种植经济作物。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洪武实录)》江南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杭州五府,由于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较发达,人口也较稠密。这样,明王朝自然要把这里的居民迁往邻近居民稀少的江淮地区。明王朝的移民还有抑制豪强,打击、分散反明政治势力的目的。《明史》中所载的由苏松等五府迁入凤阳的移民,其中不少就是地主富豪,让这些富豪离开故土,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政治实力。从扬州地区发现的家谱、族谱来看,徙往苏北地区的移民中也不乏富户。张士诚在苏北起兵后,苏北地区的人民曾不同程度地支持过这支义军,乃至直接参加起义部队,此后又随军渡江南下。张士诚待人又有“深仁厚德”(明·陆容《寂园杂记》),朱元璋攻打苏州时,苏州一带屡遭兵燹,因而居住在苏州的人都竭力帮助张士诚,“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明·陆容《寂园杂记》),以致张士诚能守城十月,使“明主百计不能下”(民国《盐城县志》)。思乡恋土是人之常情。中国又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要农民离开自己耕种的土地,自然有各种怨恨,一般百姓对这场移民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不能理解,把这场移民看成是纯粹报复的行为,认为朱元璋对张士诚的部队和苏州居民恨之入骨,以至“士诚兵败身虏,明主积怒,遂逐苏民实淮扬两郡”(民国《盐城县志)))。
      
发表于 2017-4-19 18: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苏州阊门与移民的关系
      移民们大多数说自己的祖籍是苏州,并且确指为苏州阊门,有些咸丰后的家谱、族谱也直接言明他们这一家(或这一族)迁自苏州阊门。不过从移民在苏北的分布和数量来看,移民们都是阊门人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苏州阊门和移民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阊门是苏州八门之一,在苏州城的西北。出阊门西行可达枫桥和寒山寺,京杭大运河从枫桥和寒山寺旁穿过,是水路经苏州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京杭大运河是近代交通发展以前沟通南北的唯一水道,所以出阊门、入大运河。是苏州向北去水路的最佳路线。由于移民们要过江,所以必须走水路。我们在苏北平原调查时,移民的后裔也多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从水路来,有的地方至今还留有正月初二祭船神的习俗(上文的传说也提到,他们过江时由于船神保佑才能平安过江)。明代对户口、田赋的控制是较为严格的,明太祖于洪武三年创行了里甲制度,明政府又编造《黄册》(即户口总册),登记各户的籍贯、丁口、田宅、资产等。十年一更造,逐级上报,层层造册,直至户部,按朱元璋“凡赋役必验民之丁粮多寡,产业厚薄”之令,作为派征徙役的依据(《洪武实录》)。因此,这样由官方组织、发放凭照川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组织者自然要先集中被迁之民,登记造册,编排队伍。由于阊门所处的交通地理位置。官方也就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的驿站设局驻员。办理有关移民的一切公务。旧时寺庙往往又是“慈善机构”,阊门外除寒山寺外还有几座大寺院,也就有条件和可能接待和临时安置来自苏、松等五府众多的被迁之民。阊门一带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迁民的集中之地。成了他们惜别家乡的标志。从苏南迁往苏北的人们,寄居他乡,不少人想回乡又回不得,只好把离别阊门时潸然泪下的情景用各种方式留传给后代,聊解思乡之情。天长日久,苏州阊门的故事逐渐丰满,有枝有叶,在苏北平原广为流传。
      四、移民在苏北的分布及数量
      自称祖籍是苏州者,主要分布在扬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移民到达的北部边缘,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西部基本上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东部的南通地区基本不见。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今扬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兴、高邮、宝应、淮阴、淮安、灌南、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新浦、东海、灌云等地皆有分布。从方言的现状和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其中以姜堰、兴化、泰兴最为集中。响水、滨海、射阳、大丰的范公堤以东地区,明初尚未成陆,这里的苏州移民显然是在苏北地区二次或三次迁徙的。在这片地城范围内,自称是苏州移民后裔的至少在80%以上。明洪武年间,苏北地区接纳了如此之多的苏州移民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根据语言的现状基本上可以推断,这次移民的人数不可能占苏北当地当时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来自苏州(我们遵照习惯,把苏、松、湖、嘉、杭五府都称为“苏州”)的移民在苏北占绝大多数——这种来自一地,又集中移往一地,远远超过当地土著的板块式移民,新到一地后必然使用原地的方言。这样,苏北大地今天的方言应该是吴语,即使从语言发展变化的角度去考虑,至少也应该是掺有某些官话成分的吴语,而不是现在这样。仅仅是掺有吴语成分的官话。这个道理是十分浅显的,汉语方言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南京、镇江的方言本来是吴语,演变成今天的江淮话,是永嘉年间大批移民所致。家谱、族谱和一些地方文献提供的资料证明,明初迁人苏北的移民并非都来自“苏州”。如兴化的《师俭堂李氏族谱》清楚地记载着被当地人称为“兴化阁老”的明代宰相李春芳家族明初由句容迁入兴化(有趣的是,李氏的后人也说是由苏州迁入)。民国《泰兴县志·卷二十四》载:“试征诸氏谱谍,大都皖赣各族。于元明之际迁泰。”泰兴的李、汪、尹、洪、施等氏族从安徽迁入。姜堰现在陈姓人口近6万人,有3支,其中2支来源于江西,只有一支来自苏州。此外,前文所引民国《泗阳县志》提及的吴氏也是来自句容,明代的卫所制是“留军屯田”。洪武年间,驻在苏北淮扬二府的军士及家属共约l2万人,这在当时的苏北人口中也占一定的比例。我们把这些情况弄清后,就可以对明初苏北接纳苏州移民的人数进行估算了(统计人口时,在缺乏文献直接记载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相关资料进行推算称为估算。“估算”这个概念是梁仲方先生在编写《历代人口田赋表》时首先提出并运用的并得到认可)。明扬州府辖江都、仪征、高邮、泰州、泰兴、宝应、兴化、如皋、通州、海门八县二州(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扬州市和南通市),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736165。其中仪征、如皋、通州、海门未徙人“苏州”移民,我们按平均数计算,假定移民占徙入县人口总数的50%,扬州府则徙入苏州移民220850人;明淮安府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海州、邳州、宿迁、睢宁、赣榆(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的一部分),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632541,其中赣榆、邳州没有移民徙人,宿迁、海州只有部分地区有移民徙入。我们以三个县没有移民徙入估算,仍按上述估算方法推测,淮安府接受移民 230000人。这样,明初苏北大约接收了共45万苏州移民,占当时总人口的34%左右。事实上。各县按纳的移民人数绝不可能达到与土著相等的人数,也不可能达到总人口的50%,我们的这种估算是最宽松的。
发表于 2017-4-20 2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衣锦坊的得名来源于宋代侯官人陆蕴、陆藻兄弟都考中进士,都到外地做官,又先后做过福州知府。《诗经·常棣》是周公宴兄弟的乐歌,中有“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人以“棣鄂”为兄弟的代称。福州人认为陆氏兄弟双双衣锦还乡,居住此巷,就取《常棣》诗意,称“棣锦坊”。陆蕴、陆藻兄弟官秘书郎,都住在善寿坊,后人又将此坊改名“秘书巷” 
    陆蕴(?-1120),字敦信,幼承家学,刻苦攻读。其父陆洵,“字潜甫,后改名琦。终朝散郎,知潮州”官秘书郎,为宋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蕴善学而思,每有独到见地,为师所重。“少知名”,及长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先任太学春秋博士,“经废员省,改会要所检阅文字”。大观中(1107———1110)任太常少卿。坐议原庙不合,黜知赣州瑞金县。政和初(1111———1113)召还,复前官,累迁大司成,擢御史中丞。引门下侍郎余深亲嫌,自列。徽宗曰:“相避之法,防有司不能尽公尔,侍从吾所信任,岂得下同庶僚?”不许。蕴尝奏:“御笔一日数下,而前后相违,非所以重命令。辅相大臣、宦官、戚里赐第,营筑纵撤民居;县官市材于民而不予直;贵游子弟以从官领闲局,奉朝请,为员猥多,无益于事;又赐予过制,中外用度,多于赋入数;幸私室、乖尊卑之分,亦非臣下之福。”其言皆中时弊。宰相蔡京恶之,会盛章以宣和殿学士提举崇福宫,寻许朔望入朝,蕴上疏力谏其非正,为京所挤。遂除龙图侍制,知福州,改知建州,加显谟阁直学士,引疾,提举鸿庆宫。已而二浙用兵,旁郡皆缮治守备,蕴闻命就道,使者劾为避事,夺职。稍复集英殿修撰,卒。陆蕴为官清正廉洁,敢于直谏,不畏权贵作梗,成为一代名臣。《三山志》、《八闽通志》等都载其传。
  陆蕴的词,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八,有一阕《感皇恩》,题目为《旅思》:“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分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从行旅途程所见所闻,丛生百慨,颇能道出仕宦奔波的叹喟:“人空老”“诗情少”,令人揪心牵肠。因为,青春年少,任凭旅程流失,此中深沉的思虑,抒发真情实感,如诉肺腑。
    陆蕴之胞弟陆藻,字敦礼,登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大观中,累迁给事中。宣和初,由列曹侍郎出知泉州,召除显谟阁直学士,寻知福州。靖康中,坐事夺职。建炎初,复徽猷阁侍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陆藻亦擅诗,《泉州府志》录有其出知泉州时咏《赠泉郡谢事五老》:“五老三百七十七,俱生仁祖承平时,名齐庐阜久传世,身异商山深采芝。”大概为当地办一众益之事,五位老人合计377岁,谐衙“谢事”,深为感动而作。多少留下了治政和抚民的史绩。陆家诗词名盛,其侍女也擅口占。《苕溪渔隐丛话》有述:“陆敦礼藻有侍儿名美奴,善缀词,出侑樽俎,每丐韵于坐客,顷刻成章。”如《如梦令》:“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便是传布广泛的一例。
    闽县人王益祥后来在淳熙十一年(1184年)考中进士,官做到江东提刑,他辞官回福州后也住在棣锦坊,认为坊名棣锦不是陆氏兄弟的专利,做官的人都可以“衣锦还乡”,率性改名“衣锦坊”,沿用至今。
   我这次到福州最大的目的就是寻访衣锦坊,2009年我参与了我们陆氏家谱的百年编撰,陆蕴、陆藻正是我们这支的51世的祖先,我们55世出了个伟大的人,他就是与文天祥同榜的陆秀夫,他是陆蕴嫡传的第五代人,陆蕴的儿子陆荣,就是当时我们江苏淮安府盐城陆姓的开山祖。我们这支陆氏是唐德宗宰相陆贽的孙子--陆宗衍(父陆简礼,元和12年进士,通议大夫,兵部尚书)自江苏来闽致仕为候官令,迁监察御史。一直到北宋末陆蕴管勾楚州,重回江苏,我们这支陆姓为闽人近200多年。所以走在衣锦坊里,想起在1000多年前,祖先曾在这里生活,仿佛穿越时空,时光倒流
发表于 2017-4-20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氏世系渊源图叙----文天祥
     太史公曰:莫为于前,虽美弗彰。莫为于后,虽盛弗继。是言也,吾以为有当于谱牒云。
     陆氏之先,系齐宣王少子达,封于平原陆乡,子孙遂以为姓。则自秦汉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印**而绶后裔,天下咸知,有陆氏焉。历魏晋南北朝,名公臣卿,难以更仆数矣。唐贞元中,有宣公名贽者,相德宗,言论慷慨,誉重当时,勅赐凌烟,至今脍炙人口。适我皇朝其间,名世迭在,英贤辈出,技分蘖数,岳峙川流,孝范忠亲,仁启义烈,公侯保辅之尊,令仆卿户之贵,调鼎鸣金,紫盖朱轩,或以旷达夷坦高于物,或以弘雅清量重于时。忠肃恭懿,宣恵慈襟,开物成务,经天纬地,衣冠接踵,袍笏相承,岂不美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盛世之后,必有百世之祀者也。
    中奉大夫鲁齐先生,讳德兴,宗载之。咎其绪,由承仪公光弼,建炎南渡,自高邮而后居悟溪。承以以长者称,有阴德於人。祖埙,字子应。醇厚忱诚,出于天性,见之者,欲吝自消。与弟浚,字子高。同居合处,互爱维笃。弟先没,埙念之不忘,筑墓庵曰:“怀取孔怀之义”,世以陆氏为义门。埙之子若,孙柏树,擢第,累受封京掖。浚登绍熙进士,起义文林郎,历秘书,出任和州主管。建宁冲祐,还家居。年62,以赈饥日庇万人,因是得疾而卒。父韵登世,叔镖伦从父镇并(今太原一引者注),登甲榜。公幼承积德之基,继举和之气,精神明悟,特异常人。好学积善,畧无懈怠。弱冠登第,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应务,时察*奸,及其晋掖卿,咸不避权贵,直气吐而星斗寒,忠言进而金石裂,卓可与皋陶齐轨矣。乃若好古博雅,述作无懈,拳拳于谍谱之间,举祖德家颜,前贤懿范,绘像列图,集成卷帙,以贻厥范。盖欲后世子孙,览图而知式轾之隆,按籍而思其义之类,兹徒纂述,前修而缨*,来礼也根远,支分源深流别,*在同宗,岂宁无撰述之思乎。是为叙。
   宝祐kui丑(1253年)岁仲冬之望中大夫提举江西刑狱公事吉州文天祥撰
发表于 2017-4-20 21: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叙世谱原
                                             公元1309年 南宋.忠烈公长子陆繇
    吾陆氏谱付之南海,今不可得。而荣祖(父陆薀)以来,睹记未真,吾亦未真,吾亦不尽述也。但先君秀夫平生忠义,素履湮没,吾何忍焉。因笔叙根源,以衍水木云。吾族祖籍淮安府盐城县长建坊长建里。因宋绍定3年(公元1230年)庚寅,有寇李全水陆数万径捣盐城,戌将陈益楼、知县陈遇俱遁去,时军民惊恐,亦各逃窜。吾祖大荣公闻得知镇江府赵范、知滁州赵葵合兵攻全,进取有方,保安百姓。大荣祖即挈家大小往依之,遂家于镇江丹徒之砖桥地方。至端平3年(公元1236年)丙申岁3月3日卯时,先君秀夫先生。先是月朔,祖妣夜梦一人,身服朝服,手捧红日立波涛中,汹涌惊醒觉来谓祖云云。祖详占所梦,以日阳也,水阴也,捧日出水,阳离阴也,身服朝服,必生佳儿,坐草其在迩乎。初不知为后日抱帝沉海兆也。生时后园桃花齐开,极盛且秀丽异常。祖以辰月启生,乳名辰发,后乃遂名秀夫而字君实焉,祖之取意然也。甫数岁,从孟家庄孟先生学。先生见其举止庄严,凛若成人,颖异不凡,尝奇之曰:此非常儿也!遂以女许之。暨年长15,祖以先君学业成就,庶可回籍考试。于淳祐10年(公元1250年)庚戌3月起行,回籍复居盐城。砖桥置产不忍弃去,子姓居之,丹徒、盐城往来不绝。祖考祖妣卒葬于丹徒孟家庄。南归后吗、,就建阳庄建立读书精舍(今酺神庙是其遗址,见奉考秀夫公神位在内。先君读书其中,冬夏不逾域。至宝祐4年(公元1256年)丙辰5月24日,帝御集英殿,赐礼部进士文天祥及第,先君以治赋中2甲27名,时年21岁。6月29日,御赐闻喜宴,至7月4日拜黄甲,叙同年,于礼部贡院出而谓镇江旧契交同年王良臣、本县同年刘幼发曰:“今日皇恩渥重,吾侪当思报国。”相勉为“天地间第一等人物”,方为不负此举。时考官王应麟闻之召而问曰:“阅卷得文天祥,予不胜喜。今闻贤论,何让天祥,可贺!可贺!”详定官陈大方从旁*曰:“空言无补,暗组新!”士时论咸是王而非陈。咸是先君应试,初寓临安,镇江丁大全得宠于帝,召先君饮,以叙乡情,先君因辞不就。人劝之曰:丁公权要,亲近而与之宴,上进有机,如之何不往。先君谕曰,大丈夫为宇宙建事业,维系始进以正,若进身之初阿附匪人,如*平生何,竟不住。咸淳年间,李庭芝制置淮东,闻先君名,辟至幕下。先君性度沉静,不求苟合,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先君独敛焉一无所语,尝端坐樽俎间,矜壮终日,未尝少有希合。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又擢为参议淮东制置司事。德佑元年,边事告急,诸僚多亡者,唯先君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屡至总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二年正月,似礼部侍郎使军前清和,不就而返。二王走温州,先君与苏刘义追从,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先君久在兵间,熟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先君悉心赞之,无补自尽。后与宜中议论不合,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惶恐,亟召先君还。时帝以井澳飓风坏帝舟,遂得惊疾,4月戊辰崩于石冈洲,年11岁,辛巳上尊号曰端宗。时群臣皆欲散去,独先君不可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安置之。古人有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百万,天若未绝宋欲,此岂不可国耶?”夏五月癸未朔,先君与众僚属立卫王为皇帝,时年8岁。日午登坛,礼毕还宫,卫辇所回,有黄龙架空而上,身首角目俱全,及入宫,云阴不见。是日改元详兴,升石冈洲为翔龙县,以先君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苏刘义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使,加张世杰太傅,与共秉正也。先君外筹军务内调工役,凡有述作,皆出其手。虽急*流离,以朝衣拭泪,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后垂帘听政,每时节朝会,先君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泪下,衣为尽湿,左右无不悲恸者。及至夏6月丁巳,琼州安抚应科与元再战,皆不利,死之。世杰以雷州失守,而六军所泊居雷化大牙处甚非善计,见去新会80里大海中有崖山与奇石山相对,势颇宽广,中有一港如门,可以藏舟,遂以已未发石冈洲,乙亥至崖门驻跸。遣人入山伐木,造军屋千间,立行宫30间,正殿曰慈元殿,杨太后居之。庚辰升广州为翔龙府,时官民兵尚有20余斗,已巳夜初鼓天,狗星大如斗西北流,后有小屋千余随之,堕东南海中,声如雷,顷刻乃已。9月壬午朔,葬端宗与崖山,陵曰永福。10月元蒙古汉兵数路并进,江西宣慰使张弘范以舟师由海道袭漳湖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李恒以步骑由梅岭袭广州。11月癸巳,琼州民作乱降元,赵与珞、冉安国、庚杰皆死之。时文天祥屯潮阳县,闻弘范将至,移屯趋海丰。弘范遣弟正轻骑五百追之。闰11月壬寅至五坡岭,(在海丰县北40余里路)天祥力不能支,吞脑子不死,被执志潮阳,见弘范不屈。弘范待以客礼,处舟中守护弥谨。癸亥元人复限广州。12月,王道夫、凌震俱兵来会,先君闻兵报甚急,命予同蒋德、胡宁前往新会探信,以为之备。予方行,弘范已乘舟入海至甲子门,使骑兵断我兵樵汲路,而防守甚严。予与蒋胡在新会竟不得归。弘范获斥侯者,知帝所在,围崖山,塞海口,我师不得进退。世杰与先君计,悉毁行朝草市,结大舟千余,作一字砦碇海中,中舻外轴,贯以大索,四围起楼棚如城堞,奉帝居其间,为死守计。弘范作长蛇阵,以舟师来薄。又使世杰甥韩三往招之,曰:“吾知降生富贵,但义不可耳”。又使天祥为书招之,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反教人叛父母乎?”固命之,遂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时陈宜中度事不可为,请往占城借师,屡召不还(元至元10年伐占城,走暹罗卒)。时樵汲路绝,兵士茹干饮咸水,多呕泄,军中大困。癸未有黑山出山西,是日,弘范命李恒守崖山北面,自将一军相去里许,令诸将曰:宋舟舣崖山,潮至必东,急攻之,勿令得去,闻吾乐作方战,恒南向随潮下,弘范北向随潮上,夹攻之。自朝至日中昃,战末决,会日墓雨暴作,昏雾四塞,咫尺莫辨,我师步伍大乱。世杰知大事已去,命小舟取幼主人已舟,先君俱世杰舟或不免恐为人所卖被执辱不从。苏刘以16舟夺港而去,世杰以斗舰18溃围奔南恩州(意在复兴宋室,至海陵遇飓风溺死)。先君见帝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去,乃先驱母氏及三弟入海,即走帝舟,谓帝曰:“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遂朝衣抱帝,系诏书之宝,从奇石山下赴水死,后宫及百官吏士从死者以万数。时祥兴2年2月,先君虽未交生年已44矣。越数日,尸浮海上者数万,闻先君仍抱帝尸并诏书之宝俱在,潮人将君臣两尸埋之海屿,而诏书之宝元人得之,仍献弘范。此时宋亡,海防遂弛。予含悲饮从新会县潜往崖山,密求之不得,而回路闻先君抱帝溺水,御舟一白鹇奋击踯躅,哀鸣良久,竟与笼俱溺水中,相彼禽鸟若感吾先君之忠义而为之激发者,呜呼,伤哉!痛哉!先君登科之次年(公元1257年)丁巳,不肖载生,驻兵崖山不肖年23矣。前月22日,承先君命,同蒋、胡探信,竟兵阻新会,不得与父母偕死,伤心哉。犹幸苟全乱世,以存先君一脉。因与蒋、胡两人假托渔樵,浮舟海上,寻盐城海口还归故乡,竟不可得。趁风往苏州,入刘家河抵平江府,至阊门登岸,遇一礼娶许氏为妻,于至元19年(公元1282年)壬午12月3日生男四乙于阊门之里。至大德4年(公元1300)庚子男四乙年19,娶吴氏为媳。大德8年(公元1304年)甲辰生长孙明辅,大德10年(公元1306年)丙午生次孙明四,至大2年(公元1309年)巳酉生三孙明五,是年不肖,寿纪53.于2月,先考妣忌日,泣思往事,冲风破浪,漂流大海,苟全性命,蠖屈姑苏亦几危矣。荷天佑吾宗系脉,稍延一子,绍裘三孙竞爽。国虽亡而家犹在自也。没而后犹存。先君抱帝时,初不竟有今日也,犹足幸哉。因笔遗言以昭后裔,庶几识之,无忘所自也。
时宋翔兴2年后又30岁已酉春2月 宋室逋臣陆门家子繇遗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8 06: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