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6873|回复: 1

明史所载陆氏先贤--陆光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传第一百十二
陆光祖
字与绳,平湖人。祖淞,父杲,皆进士。淞,光禄卿。杲,刑部主事。光祖年十七,与父同举于乡。寻登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浚县知县。兵部尚书赵锦檄畿辅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锦怒,劾之。光祖言于巡抚,请输雇值,民乃安。郡王夺民产,光祖裁以法。
  迁南京礼部主事,请急归。补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严讷为尚书,雅重光祖,议无不行。及讷改吏部,调光祖验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张瀚、方逢时、王一鹗挂物议,力雪之。既而改文选,益务汲引人才,登进耆硕几尽。又破格擢廉能吏王化、江东、邵元善、张泽、李珙、郭文通、蔡琮、陈永、谢侃。或由乡举贡士,或起自书吏。由是下僚竞劝,讷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左侍郎硃衡衔光祖,有后言,御史孙丕扬遂以专擅劾光祖。时已迁太常少卿,坐落职闲住。
  大学士高拱掌吏部,谋倾徐阶。阶宾客皆避匿,光祖独为排解。及拱罢,杨博代为吏部,义之,特起南京太仆少卿。未上,擢本寺卿。又就进大理卿。半道丁父艰。万历五年,起故官。张居正以夺情杖言者,光祖遗书规之。及王用汲劾居正,居正将中以危祸,光祖时入为大理卿,力解得免。居正与光祖同年相善,欲援为助,光祖无诡随。及迁工部右侍郎,以议漕粮改折忏居正,御史张一鲲论之,光祖遽引归。
  十一年冬,荐起南京兵部右侍郎。甫旬日,召为吏部。悉引居正所摈老成人,布九列。李植、江东之力求居正罪,光祖言居正辅翼功不可泯,与言路左。植辈以丁此吕故攻尚书杨巍,光祖右巍诋言者。言者遂群攻光祖,乃由左侍郎出为南京工部尚书。御史周之翰劾光祖附宗人炳得清华,帝不问。御史杨有仁遂劾光祖受赇请属,巍力保持之,事得寝,光祖竟引疾去。
  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书,就改吏部。率同官劾东厂太监张鲸,且乞宥李沂。已,言国本未定,由鲸构谋,请除之以安宗社。及帝召还鲸,复率同官极谏。入为刑部尚书。帝尝书其名御屏。吏部尚书宋纁卒,遂用光祖代,而以赵锦代光祖。御史王之栋言二人不当用。帝怒,贬之栋杂职。时部权为内阁所夺,纁力矫之,遂遭挫,光祖不为慑。尝以事与大学士申时行迕。时行不悦,光祖卒无所徇。时行谢政,特旨用赵志皋、张位,时行所密荐也。光祖言,辅臣当廷推,不当内降。帝命不为后例。
  二十年,大计外吏,给事中李春开、王遵训、何伟、丁应泰,御史刘汝康皆先为外吏,有物议,悉论黜之。又举许孚远、顾宪成等二十二人,时论翕然称焉。顷之,以推用饶伸、万国钦忏旨,文选郎王教以下尽逐。光祖谓事由己,引罪乞休,为郎官祈宥,不许。及会推阁臣,廷臣循故事,首光祖名。诏报曰:“卿前请廷推,推固宜首卿。”光祖知不能容,日怀去志。无何,以王时槐、蔡悉、王樵、沈节甫老成魁艾,特推荐之,给事中乔胤遂劾光祖及文选郎邹观光。光祖遂力求去,许驰驿。在籍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庄简。
  光祖清强有识,练达朝章。每议大政,一言辄定。初官礼部,将擢尚宝少卿,力让时槐。丕扬劾罢光祖,后再居吏部,推毂之甚力。赵用贤、沈思孝以论此吕事与光祖左,后亦数推挽之。御史蔡时鼎、陈登云尝劾光祖,光祖引登云为知己。时鼎视鹾两淮,以建言罢,商人讦于南刑部,光祖时为尚书,雪其诬,罪妄诉者。人服其量。
发表于 2008-5-9 0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陆光祖(11)(1521-1597),字与绳,号五台,别号小峰,杲长子。十七岁与父杲同举,嘉靖丁未(1547年)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庄简。子基忠、基恕、基志。
  陆基恕(12)(1554-1614),字仲仁,号澹园,光祖次子,以荫任工部郎中。子钟德。
陆钦喜(13),字吉士,光祖堂兄光儒孙,生卒无考。
  如此,则此经卷很有可能为陆光祖在南京任上所得,后带回平湖老家(14),并为陆家三世所收藏,成为传家之宝。
  陆光祖之父,即嘉靖四十二年(1563)主持修建报本塔之陆杲。陆杲(15)(1503-1575),字元晋,号胥峰。嘉靖丁酉(1537)经魁,辛丑(1541)进士,刑部云南司主事,封礼部祠祭司郎中。子光祖、光裕、光祚、光宅。根据《陆氏世谱》记载,陆杲、陆光祖、陆基恕、陆钦禧为陆氏景贤支人员,而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第二次主持修塔的陆葇则是南陆支人员(16),然毕竟同为平湖陆氏一族,故在1688年报本塔重建结顶完工之际,陆葇便把初建此塔者陆杲的“家传之宝”连同自已恭缮的一卷儒家经卷一起藏于塔刹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5-10-21 05:39

返回顶部